广西花山岩画景观促进考古文化发展

2016年07月27日 10:42国际在线

中国园林网7月27日消息:花山岩画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是什么?作画者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工匠? 2013~2014年,广西考古所组织考古调查组,在龙州、宁明、江州、扶绥等地开展了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为花山岩画提供了有力佐证。

发现疑似绘画颜料

据考古发现,早在10多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左江流域已有人类居住生活。

考古专家选取了35处古遗址进行发掘。这些遗址多数位于岩画所在山峰的洞穴和岩厦内,部分分布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台地上,距离河岸较近。这个选择颇有讲究—河流转弯一侧的江岸,水流较缓,鱼、贝、蚌类资源丰富,适合人类生活。

在这里,考古专家有了重大发现—采集和出土了一些红色石料,它可能是岩画的原料!

左江流域遗址考古调查组负责人杨清平介绍,他们在棉江花山洞穴遗址、沉香角岩厦贝丘遗址、下白雪岩画点等3处遗址,采集到了一些红色软石料;处于沉香角岩画点下方的沉香角岩厦贝丘遗址,也出土了几块同类石料。

这类石料呈赭红色,质软、轻,方便利用,不经研磨就可在岩壁上画出红色线条、图案,颜色与左江岩画类似,在岩石上的渗透效果较好,普通流水冲刷不易掉色。

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的微量元素分析仪器测试,这类石料含铁成分很高,并含有钡、锰、银等其他元素。如果这些软石料的各微量元素比例与岩画颜料的成分配比类似,就为岩画颜料来源的研究提供了实物材料。

出土文物与岩画对应

花山岩画是谁画的?说是骆越先民,得拿出确凿证据来。

经过仔细勘察,考古专家找到不少证据。第一,岩画与附近遗址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约90%的古遗址周边均有岩画分布。从遗址中发现的遗物分析,岩画附近可能就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

第二,岩画与出土文物相对应。花山岩画中,“环首刀”、格剑等器物的图像随处可见,而这类刀剑,广西战国中晚期至西汉的墓葬中均有出土。岩画中还可见羊角钮钟图像—这在广西也出土了3件。

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是铜鼓。花山岩画中有形式多样的圆形图像,目前尚能辨认的约有376个,绝大部分为铜鼓。而广西出土的铜鼓数量众多,纹饰和造型都能对应。

通过大量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使得左江地区史前文化和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得以建立。它证明了从旧石器时代以来,花山岩画的中心区一直有古骆越人生活。古代先民的持续活动,为岩画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荐阅读:

北海景观树首次发现红火蚁巢

洛阳:28项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加紧推进

昆明昙华寺鲜花长廊增添3D园林新景观

宜宾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市民说了算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