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坚持绿色发展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6年07月28日 10:07成都日报胡清 袁弘

城市绿意盎然

中国园林网7月28日消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6月16日至17日,省委书记王东明深入成都市调研,检查指导成都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做好稳增长和项目年工作等情况,并主持召开会议,要求成都抓住六大历史机遇,其中特别提到要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历史机遇,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落实中央决策,贯彻省委部署,成都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全力实施美丽成都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年度计划,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城建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城市,实施城建攻坚2025规划年度计划,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地下地上并举,市区两级联动,整体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

美丽成都行动,以坚定的决心,先进的理念,明晰的规划,高效的举措,让成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成都着力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科学划定和严守生态红线;强化城乡生态建设保护,成都加强环城生态区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城市“增花添彩”工程,力争再现“花重锦官城”胜景;实施龙泉山脉生态提升工程,筑牢龙门山、龙泉山“两山环抱”生态屏障;同时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交通拥堵治理,抓好大气环境综合治理等。

城建攻坚行动,以科学的统筹,优化的布局,坚实的基础,迅速的建设,让成都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成都加快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大都市区发展格局,大力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功能品质,持续推进“小组微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都加强城区综合管廊建设,启动排水、排污“深隧”系统规划,建成成洛大道和成渝高速入城段综合管廊;大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成都按照“中心城区加密成网,天府新区核心成网,两核互动加强,全域基本覆盖”的要求,新开工地铁5个项目,加快9个项目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成都落实“小街区规制”技术管理规定,推动9个示范片区加快建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都深谙其道。今天的成都,奋发有为,坚持绿色发展,正视新问题、直面新挑战、回应新期待,加快推进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力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未来的成都,开拓创新,构建美丽成都新思维、找准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新风尚、实现永续发展新格局,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屏障环城生态区将形成85公里长生态屏障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生态系统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来打造,优化“两山两湖两网六片”市域生态格局,在全国率先提出并集中力量推进环城生态区建设,并以地方立法形式加强保护,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这是成都践行的“绿色发展理念”。

环城生态区建设预算总投资约1400亿元,已完成投资约600亿元。截至目前,成都市湿地建设在保护利用农用地的基础上,结合土地综合整理、水环境修复提升、景观农业建设三大工程,形成了青龙湖一期等“两库三湿地”;划定基本农田3.48万亩,实施景观农业项目,形成了约24平方公里的6片城市森林以及水生作物区。到2020年,环城生态区将全面竣工,届时将基本形成环城85公里长的绿色生态景观空间,成为一道重要生态屏障,为中心城区装上“天然绿肺”,戴上“翡翠项链”。

青龙湖一期已开放

青龙湖水库北起成洛路、南抵成渝高速、西至十洪大道、东临绕城高速,计划分两期实施。目前,总面积4700亩的一期工程已建成并向市民开放。

一期工程分为静态保育区和动态活动区两大区域,其中静态保育区是动物、植物相对独立的生态空间,动态活动区分布着独具特色的“青龙九景”。在景点布置方面,注重与原始地貌的顺接和恢复;在植被保留方面,对现状林地进行了大面积保护。库区种植了多品种、多层次的四季特色植物,仅彩叶树就多达3600株,樱花树更多达5000株。未来,人们将在青龙湖领略到“春来樱花烂漫,夏季荷叶连天,秋日五彩斑斓,冬有傲梅斗雪”的四季美景。

龙泉山森林覆盖率2020年达43.24%

龙泉山作为成都市两山环抱生态屏障的东翼,在全市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中举足轻重。当前,《成都市龙泉山脉生态提升工程2016-2020年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规划实施龙泉山脉困难立地造林、生态移民区植被恢复、水系和交通干线绿色廊道农田林网建设等。

根据规划,将通过“植绿、添彩、提质、增效”的方式,到2020年累计实施新造林39.98万亩,提质森林面积30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提升5.06个百分点,达到43.24%;森林资源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200万立方米,达到950万立方米;生态效益产值达到25亿元,经济、社会效益产值超过10亿元,在龙泉山脉区域初步建成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森林资源体系。

多举措保证造林成活率

龙泉山生态将如何提升和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在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存在荒漠化、石漠化的生态脆弱区,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结合各种工程措施保证造林成活率,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增加森林覆盖。” 据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已经开发或者即将开发的景点、旅游区进行生态美化、基础设施优化,提升生态旅游的档次;在加快造林绿化、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森林经营措施的落实,切实提高森林质量,强化森林保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上半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111天

2014年7月,成都市正式获批成为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根据发展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成都将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两年来,成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成绩不俗。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2014年较2013年,达标天数增加91天;2015年较2014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增加13天。

这些数据最直接的反映便是,“成都蓝”越来越频繁地占领了大家的朋友圈。“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在大气污染防治督查、淘汰燃煤锅炉、实现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等方面均施以重拳。”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市将加强涉气企业重点减排项目管理,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深化扬尘控制措施,整治餐饮油烟;10月1日起推广使用国Ⅴ汽油和柴油,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并试点安装机动车环保检测数据“黑匣子”自动监控。“以更严格的环保措施改善全市空气质量,让‘成都蓝’成为常驻大家朋友圈的‘常态蓝’。”

源头控污让天更蓝

今年上半年,成都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11天,全市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5%、12.2%,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22天。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成都市将持续加强从源头控制污染,实施30家典型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累计淘汰75%全市建城区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年内完成中心城区300个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建设。

城建攻坚:构建网络城市群优化空间布局

围绕新型城镇体系构建方面,成都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和“城市群”的主体形态,将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大都市区发展格局,重点推进建设1个特大中心城市、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以及68个小城镇,打造大城小镇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联系便捷、城乡交融的城镇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

同时,为对接国家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都市已编制《成都市大都市区规划》,开展网络城市规划研究,明确了成都大都市区发展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格局;指导、审查6个区域中心城总规和部分小城镇总规,推动区(市)县“独立成市”。

近年来,成都市还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已成为成都市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形式。如今,“小组微生”新村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整套经验做法,受到了中农办、农业部的充分肯定。

今年,成都市新启动“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00个,将推动特色农业与特色新村、特色山水、特色民俗有机融合,促进幸福美丽新村提质扩面。

村美业兴的两河村

在蒲江西来镇的小五面山下,远远就会看到一片灰瓦红墙的新型社区——两河逸园。走进两河村,房前屋后的“微田园”,公共区域的休憩亭、花园,1∶1配比的标准停车位,文化活动中心……但村民的幸福生活并不仅于此——住进美丽家园,产业致富干劲更足,草莓采摘基地、猕猴桃基地、柑橘基地纷纷建起,两河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两万元。

推进四改六治理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4月18日,成都市首批5个路段、63条街道正式划入市容秩序严管街(区)管理,城管队员“驻街”管理,市容秩序有了较大提升——随着“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的深入推进,成都正在一步步接近“天蓝水清地绿”的目标。

市容市貌治理方面,成都市创新管理方式,开展市容秩序物业化管理试点以及严管街(区)建设工作;还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街道综合管理指挥系统与市、区数字城管系统的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新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户数68.74万户。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崇州市、大邑县以及20个乡镇、55个村(社区)已通过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验收和公示。河渠污染治理方面,目前已基本完成413条黑臭河渠截污工作,累计共治理下河排水口11377个,新建污水管道1357公里。交通秩序治理方面,加快推动中心城区“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改造工程和地铁建设工作,创新交通治理模式,今年将新增停车泊位3100个。另外,截至目前,已累计推进52646户棚户区改造,城中村已累计完成拆迁改造696.83万平方米,老旧院落已累计改造完成944个,28个老旧市场改造项目正在稳步实施。

今年,成都市重点对一环路及部分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可视范围、绕城高速路两侧可视范围,水井坊等4个历史文化街区,天府广场片区等17个城市重要交通枢纽范围,百花潭公园等45个城市主要公园范围内违法建设实施了综合治理。

红光苑里的“时光长廊”

家住红光苑的居民们,平时都爱逛逛小区里的“时光长廊”。这条长400余米的长廊,贴着许多从居民手中征集来的黑白老照片,展现了红光电子管厂发展变迁的过程——这是老旧院落改造后的一个缩影。在以前,这些院落脏乱差等情况让居民苦不堪言。成都市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落实中心城区两级财政配套资金,推进改造,让老旧院落有了大变化。

绿色出行:轨道交通将实现市域满覆盖

大力实施地铁成网计划,成都市轨道交通将从服务城市规划区到市域满覆盖转变;线网结构将从单中心线网结构到“双核”相对独立成网结构转变;线网密度将从中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线网密度转变;市内对外重要交通枢纽均有2条以上城市轨道交通相连。

中心城区“加速加密成网”——在原规划18条线路、413公里线网的基础上对线路进行了加密、重组和优化,重点强化了贯穿市中心的地铁快线,加密了城北区域线网,形成23条线路、总里程约638公里的“双环加放射”线网结构,新增里程约225公里,线网密度约1.30公里/平方公里。

成都天府新区“核心成网”——在天府新区规划形成22条线路、总规模达56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其中核心区内线路16条、线网里程约243公里、线网密度约1.22公里/平方公里,形成“矩形加方格网”线网结构。

最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加快建设

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是成都目前规划的最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约9万平方米的深基坑里,搭建起了成片的脚手架,9台塔吊也矗立于工地之上不停忙碌。

该交通枢纽所在的1号线三期也在全面加快建设中。“地铁1号线三期南连天府新区,北段根据未来规划,最远有望从赖家店衔接大丰片区,最终将形成40多公里的南北走廊。目前工程分为南段、北段及支线段,包括13个车站和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其中7个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成都地铁建设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四级公交体系保证市民出行

每天,有1.2万辆公交车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保证着市民最基本的出行需求。近年来,成都市在绿色出行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关注慢行交通,已经形成了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社区巴士等为主的快、干、微、支四级公交体系。

目前,成都市已规划“环+放射”形快速公交线网。其中的“环”指二环路;放射性道路将依托“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规划,结合建设进程予以确定。此外,常规公交也将进一步提升优化,配置车辆将由目前的1.2万辆增加到未来的1.5万辆。在此基础上,成都市正研究《关于进一步促进常规公交发展的实施意见》,以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二环快速公交密度全国之最

2013年5月31日,二环快速公交开始试运行,成都公交步入快速时代。快速公交不仅能与常规公交享受2小时内免费换乘的待遇,还能和地铁进行非常方便的换乘。

二环快速公交配备了232台18米大容量公交车,为成都配车数量最多的公交线路;早高峰平均40秒一班,最密集时段25秒一班,为全国之最。此外,今年成都公交集团还将进一步优化快速公交发车模式,在每日的早晚高峰投入15台放空车,直接投放到客流量大的站点来疏散乘客,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

智慧城市:今年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60个

目前,成都市已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编制工作,项目库总计130个项目,总投资554亿元。其中2016年计划实施项目60个,总投资100亿元。具体项目包括:在旧城区启动89个易淹区改造项目和黑臭水体整治;每区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开展两处老旧院落改造、两条中小街道维护改造项目;重点实施中环路人行道示范工程;启动一批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大力推进环城生态区海绵体建设;在天府新区及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成都市已成功申报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按照规划,成都市综合管廊将分为干线和支线两种,其中中心城区将有望形成“一环、十射、多片”的综合管廊系统布局——“一环”指三环路干线综合管廊;“十射”指结合主干道、快速路等道路改扩建项目同步规划的10条干线综合管廊;“多片”指在火车北站、北改片区、东村片区、中和新川片区等11个城市重要功能区布置支线综合管廊。天府新区则规划形成“四横三纵九片”的综合管廊系统布局。

中环路的“海绵人行道”

中环路人行道,与成都市任何一条人行道都不一样,“玄机”暗藏在地砖之下——由碎石组成、厚达60厘米的海绵结构,这个结构比普通的人行道下层增加了20%-30%的储水能力。“假如遭遇大暴雨,人行道下面还设置有与市政雨水管道相连的雨水收集管道,多余的雨水就会顺着管道排到市政管网中。”据介绍,预计明年9月完工的中环路人行道,将成为成都市首条全部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人行道。

而随着地铁7号线的完工,预计到2017年底整个中环路将完成42公里的整治,“42公里长的城市道路全部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打造,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市建委城建处处长陈顺治表示。

10年后成都市森林覆盖率超41%

根据《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到2025年,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由体系建设向融合发展的深化,生态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价值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

同时,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规划》更是明确了具体指标:到2025年,成都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PM10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小于90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

《规划》明确,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锁定三大总体定位:建设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在西部率先解决好平稳增长和加快转型的关系,引领西部地区城市实现转型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典范区,全面、系统构建现代新型人、水和谐关系;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同时,《规划》明确了优化全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树立生态文明社会风尚、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4个污水处理厂扩能完成

日前,成都市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改造工程如期实现通水运行。工程完成后,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由每日40万立方米扩容至每日75万立方米,出水水质由一级A标提升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不计总氮)。如果按照锦城湖133万立方米的容积来算,现在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以处理超过半个锦城湖容量的污水。

“项目的竣工通水将极大缓解成都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现状,同时也将为成都市水环境质量提高、中水回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荐阅读:

荆州明确海绵城市园林建设规划“时间表”

济南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推广至市域范围

全国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近半数现内涝

青岛:建设海绵城市 打造真正的百年工程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