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4日消息:记者昨日从四川省石渠县湿地科考交流研讨会上获悉,经过以原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克林、全球环境中心(GEC)主任Faizal Parsh 、湿地国际高级顾问John Howes为首的中外湿地专家,在四川石渠县进行为期7天的湿地考察项目,在石渠县发现多种湿地,其中在扎加坝湿地中发现至少有30至40万公顷保存完好的泥炭湿地,泥炭平均深度约5米,但已有退化迹象,亟需加强保护。
据了解,泥炭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既是一种能源,又是工、农业等多个部门必须的原材料和化工原料,也可直接用作园艺业的盆栽培养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盲目开发利用,造成泥炭资源减少,储备亏空,资源恢复保护尤为重要。同时,泥炭地作为大气二氧化碳“汇”和甲烷排放“源”,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球环境中心(GEC)主任Faizal Parsh表示,石渠的景色很美,是他看过的世界最美湿地之一,生态价值很高。从专业角度来说,石渠的湿地类型多样,有很多不同类型,在考察过程中也看到一些比较珍稀的动植物如黑颈鹤,岩羊,藏原羚等。“这些珍惜的动植物能在石渠得以生存,表示这里的生态环境很不错。”
同时,从文化方面来讲,随处可见很有特色的帐篷,当地老百姓直接参与到湿地保护中,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行为。“当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口增长、牲畜增长等,我们通过这次科考也给当地政府提出了不少建议。”
原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克林表示,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这次在石渠湿地科考的结果,一是石渠是世界上最美湿地之一;二是石渠是中国最重要的高原湿地。
石渠县委书记袁明光表示,根据四川省林业厅2010年检测数据显示,全县沙化面积已达60%,且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每年1至5月均有30次以上的沙尘暴、黑风暴,全县每年八级以上的大风日达56天;地下水位下降日益明显、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估算,高原鼠兔达13亿只,“沙进人退、鼠进人退”情况已在全县不同程度发生,是四川省生态环境恶化最突出的县。
据透露,随着此次考察的完成,将对探讨湿地保护、恢复及可持续利用价值、寻找中国湿地研究的跨领域合作之路,以及促进中国湿地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石渠县2016年将把普公坝、色须、邓玛三处湿地提上国家级湿地公园申报日程。
推荐阅读:
(来源: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