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小宗修缮前,杂乱而破败
修缮后的黄氏小宗古朴而有历史感
中国园林网9月2日消息:古建筑是鼓浪屿的魂。走进这些古建筑,犹如坐上时光机,回到它们初现时的故事中。而这些古建筑本身,也演绎着几经沉浮的故事。
黄氏小宗,被层层搭建覆盖,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朴质样子;种德宫,周遭无序搭盖破损严重,信仰之地蒙尘;三和宫摩崖石刻,民居占道垃圾缠身,石刻内容无法全现……在历史洪流中,这些曾经别具特色的古建筑,或被掩藏、或被占用、或遭严重破损,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风貌。可喜的是,借由鼓浪屿申遗的契机,通过整治提升,许多历史建筑“修旧如故”再现了当年的风采。
鼓浪听涛,诉说古今。记者近日探访其中两处建筑,带您倾听它们的声音。
一条小路
见证百年祠堂重现
鼓浪屿市场路66号的门前小路不知道,它自己还可以变得这么美。干净的石板铺地,两头通透的路口连接起市场路和海坛路,中间一道极具古典气质的石头拱门,仿佛把人带回百年前拱门刚建起的那个时代。小路旁边摆放着绿色盆栽,生意盎然。
最让它惊喜的是,它背后恢复原貌的百年祠堂!几个月前,恐怕任谁也看不出这里是个祠堂。
那时,祠堂还只是一幢普通的居民住宅。不大的正房被改成了三室一厅,廊亭的两端被水泥封得严严实实。不大的庭院里搭盖着两栋二层小楼。空中,管线凌乱;地上,各种垃圾杂物堆放着。跨过大门,紧靠着围墙的路的两侧也搭建起几间小房,路的一头也被彻底封死。这里就犹如一个个方格迷宫,走过一格还有一格。
或许惟一能窥见祠堂历史痕迹的,便是大门口那斑驳暗淡的“黄氏小宗”四个字吧。
所以,当古建筑公司的专业工人小心翼翼地将那些无序的搭盖剥离,修复着每一处损伤,露出宗祠原来的面貌时,所有人都觉得惊喜甚至是惊叹。
这原来是多古朴和具有历史感的一座祠堂!一进院落,是闽南传统的木构院落,正厅为三间开,采用闽南传统的红砖厝式样,屋顶上做舒展高翅的燕尾脊,铺红色板瓦。一块鎏金大字的木匾悬挂于祠堂正厅之上,书写着“松筠励节”四个大字。
“住了这么久,从不知道它原来是这样子的。”一位住在附近的鼓浪屿人如此感叹。
记者了解到,恢复“真身”的黄氏小宗近日将正式对外开放。此外,厦门市的南乐团也将不定时来此演出。
一块巨石
铭刻几经沉浮的历史
历史从来不会只停留在史官之笔下,存于厚厚的书册之中,它还印迹于山川名刹,镌刻于岩石摩崖,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事。鼓浪屿笔架山脉东麓、鼓新路57号建筑物附近的《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就是这样有故事的石头。
它的故事源于岛上的一处名胜。瑞晄庵,康熙年间由鼓浪屿三丘田妈祖宫扩建而来,香火鼎盛,风光无二。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何因,瑞晄庵突然败落。直到1803年的一天,因为台湾人王得禄的到来,瑞晄庵才重获生机。
当时,王得禄为了追捕海盗蔡牵等的船队,在鼓浪屿澳停泊战船,偶登岛上,见到这座破落的庙宇。而这时,瑞晄庵已改称“三和宫”了。王得禄心有戚戚,在破败的三和宫面前许愿:若得妈祖保佑旗开得胜,愿重兴此庙。王得禄的心愿真的实现了,此后屡打胜仗,被嘉庆帝诏封二等子爵,赏戴双眼花翎。为酬谢妈祖,王得禄不食诺言,带头捐俸并发动巨商信众捐资重建三和宫,并亲自撰文刻于庙旁大岩壁上。
这就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高约11.50米、宽约6.40米,是厦门至今发现的最大的摩崖石刻。(参考詹朝霞《几度兴衰三和宫》,《鼓浪屿晨报》2016年3月31日)
再后来,三和宫地盘被外国人收购,几经周折,再不复当初盛景。近些年来,石刻一侧盖起了民房,斜坡上也有了几处搭建,石刻下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石刻部分内容被遮挡。
在鼓浪屿整治提升过程中,为了完整还原石刻的面貌,周边搭建被拆除,垃圾被清理走,修建起了便捷通道,铺上了绿草种上了绿植,斜坡上更贴心铺设了石板路,欣赏者可就近欣赏,再现了昔日的人文景观。
“多年来数次与好友相约观赏这一石刻,都未能如愿,甚是可惜。”曾经数次上岛想一窥石刻真迹的康先生深有感触地说,那时看石刻只能找一个角度窥看,无法一次性完整看到全身,如今石刻全形展现出来,可以细细欣赏,着实让人激动。
黄氏小宗见证中美文化交流
鼓浪屿申遗办文史研究者老吴向记者讲述了发生在黄氏小宗里的故事。
黄氏小宗建于19世纪上半叶,位于鼓浪屿岩仔脚传统聚落,是同安石浔黄氏迁居鼓浪屿上的一个支系祠堂。其建筑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闽南传统木构院落式民居之一。
走进宗祠,一块鎏金大字的木匾悬挂于祠堂之上,书写着“松筠励节”四个大字。这是当年的大总统黎元洪为黄氏的一位寡母所题,赞扬她的高节大义。据说,这位黄氏寡母持家有道,且深明爱国大义,慷慨捐资赈济难民。黎元洪得知黄氏祖上曾是清朝二品大员的背景,听说了这位寡母的传奇故事后,欣然题字以示颂扬表彰。后来这块匾成为黄氏的骄傲,也就挂在了宗祠之上。
故事到此才开了个头。让黄氏小宗意义深远的,还有两个美国人———传教士雅裨理和甘明。1842年,雅裨理来到了鼓浪屿,当时他住的地方就在英军占领的黄氏小宗祠堂后面的五间护厝里。后来,另一位美国牧师甘明也来到了这里。
实际上,最初雅裨理和甘明的传道心愿并没法达成,英军占领的这半边鼓浪屿几乎没有居民,大部分人都搬到了内厝澳那边。而传教士对于当地居民的态度也不确定,不敢贸然接触,只能待在英军的保护范围内。两位牧师当时便把黄氏小宗的房间当作一个简易的诊所来用。可以说,这是鼓浪屿上最早的西式诊所,也是美国人在中国开设的最早的医院。后来,黄氏族人在祠堂内开设私塾,并在1898年戊戌变法后将私塾改名“普育小学堂”。
“黄氏小宗是鼓浪屿原住民家族祠堂建筑的代表,也是最早来到鼓浪屿的西方传教士的局所、布道所及近代厦门第一个西医诊所,同时曾由一座传统私塾变为华人小学,它见证了岛上传统聚落的变迁、西方文化的传播,以及原住民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对近代文化的接纳与追求。”老吴说,中美文化的交流在此得以开端发轫。
厦门知名文史专家龚洁:
还原历史建筑 传承百年文化
鼓浪屿的老建筑是鼓浪屿的魂。这里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些曾无数次引起世界游人怦然心动的建筑,早已不再单纯属于建筑文化,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传承。然而,历经百余年岁月的洗礼,很多建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甚至是被荒废、占用,急需修复和还原。
这些年来,在保护鼓浪屿的珍贵历史建筑中,力图还原建筑原有风貌,保留传统建造工艺是建筑保护工作者的共识。“海天堂构”的修复模式是成功的范本。在建筑上,保留了建造者那个时代的特色,而存在于海天堂构内的现实活动,则代表了当下鼓浪屿还原历史情怀的努力。
黄氏小宗修复困难之处在于是从完全的民居修复成当初的宗祠面貌,如今面貌大致已经还原,极大提升了这栋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推荐阅读:
(来源: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