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望都多举措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2016年09月27日 09:46河北共产党员网张晓明 肖坤静

中国园林网9月27日消息:今年以来,保定望都县提早谋划、吃透底码、精心细化、广泛发动,装上“加速器”,按下“快捷键”,克服了财力匮乏、气温偏高、宜林地少的不利因素,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做优特色,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一是明确思路,科学发展。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加大林业产业发展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改变纯林、纯田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习惯,在林下种植一些农作物、蔬菜,或者在林下发展养殖业,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实现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让林农从“绿色银行”中分到红,得到利,以林增收、以林致富。

二是多种模式,齐头并进。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践和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系列发展模式。一是林禽、林畜模式。在林下饲养柴鸡、乌鸡、肉鹅、肉鸭,或饲养殖肉兔、野兔等,饲草、饲料来源广,技术成熟,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是发展林下养殖的首要模式。二是林药模式。在林下发展中草药,实现一业多赢。在种植林木的同时,大面积发展药材种植,实现由平地向林下发展的转变,提高了经济效益。三是林菌模式。在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比较高。四是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选择种植种类,也可根据林间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种类。发展林下经济,大大提高了林地利用率,解决了林、牧、菜、药等争地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造林的问题,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生态林业发展之路。

三是示范引领,做强品牌。一个好的产业模式,离不开龙头带动,扶壮龙头,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做大做强,带动产业发展,是推动林下产业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积极鼓励引导林下产业从一家一户松散型发展模式向“公司+基地+农户”集约化模式转变,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由广东蕃薯藤厨房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北喜家佳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的高效林养生态农场项目,联合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山东家禽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以种植苗木、丰产林等为基础,发展林下养殖业,按照以草养禽、以禽促林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建成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养殖场,走出了一条生态品牌循环之路。在林下养殖土鸡,鸡平日在树林中散养,活动空间大,吃的是野草、虫子、五谷杂粮,品质非常好。养殖土鸡降低了成本,并且促进树木的生长,既生态还循环。目前基地养鸡3万只,配套设施建设1500平方米,销售覆盖广州市,自营超市60家,农贸市场200家,年产值1200万元。带动了项目村周边村寨发展养鸡2万只,从而形成养殖区,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的作用。坐落于八里庄村北、占地130亩的永春家庭农场,在植树造林涵养生态环境方面,公司默默无闻地做着“加法”。林下养殖是一个产业,管护好,收益才能高,在实现生态发展的前提下,公司也有了利润。林下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反过来促进了林业发展。通过示范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的发展,农户的收入比以前有所提高,同时也解决了大量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民得以“守着家园搞生产,生产生活两不误”,更多的农户体会到了“绿色银行”带来的切实利益。

四是农民增收,生态发展。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林业产出效益明显提高,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不断扩展,收入得到增加,农民保护林木资源的意识和主动性明显增强,群众参与植树造林和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森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下一步,该县将继续为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林下种养大户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搞好林下产品产地认证,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种养户在现有基础上搞深加工,提高林下产品的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的发展。

推荐阅读:

巨鹿县打造万亩林下经济基地

宁强林下经济年产值近5亿元

永州林下经济发展强劲:产值近40亿元

江州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农增收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