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环境监测监控基地大楼为智能环保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园林网9月30日消息:福田中心区寸土寸金,这里有一幅总部经济与绿水青山融合相伴的美丽绿色画卷。总部经济是金山银山,而莲花山、梅林水库、红树林、新洲河代表绿水青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福田中心区的土地上正在变为现实。
刚刚召开的福田区委第七届党代会提出,加快建成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率先落实“四个全面”的首善之区。福田区委书记肖亚非在报告中强调,要更加注重遵循自然,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建成和谐宜居的绿色美丽城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深度融合,绿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山城林海”雅致灵动相得益彰,努力打造全国“最美丽的中心城区”,成为国际化湾区名城的闪亮明珠。到2020年,PM2.5浓度低于28微克/立方米,公园绿地面积达1200公顷。
智慧环保的“五大支撑点”
在高密度高总量的核心城区拓展生态空间提升生态品质,这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在高位发展中保护生态,在高位发展中创新生态,福田生态建设进入到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的4.0时代。现代化生态监管体系需要科技智慧作支撑,需要智慧监管和智慧服务。
党代会前夕,位于安托山片区的福田区环境监测监控基地大楼入驻并投入运转,该大楼集环保监测监控、科技研发、应急指挥和环保科普于一体,构建中心区智慧环保“五大支撑点”即城市绿色建筑的示范点、环保博士后研发的流动点、重点高校的环保硕士实习点、城市智慧环保的研发点和公众体验的参观点。 远看一座楼,近看则是一座立体化的环保研发中心、人才聚集中心和应急监测指挥中心。记者来到新建福田区环境监测监控基地大楼,感受这里的多个智能环保细节。该大楼占地面积2816.9平方米,层高8层,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大楼由深圳市建科院设计,整体风格简约且现代化,在节能、节水、节材、室内外环境质量控制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按照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实施,是典型的绿色低碳建筑。外墙披绿,那郁郁葱葱的绿化植物演绎着城市的立体绿化新模式。
福田区环境监测监控基地大楼是该区“十三五”重点环保工程项目,也是福田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工程。福田区领导表示,福田区要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科学精准的环境监管服务促进绿色共享发展。目前福田中心区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处于高位发展水准,产业承载量和人口承载量同步增长,环境的污染减排压力大,这些都呼唤着环境保护事业要加大投入,与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形成均衡发展。福田环境监测监控基地大楼项目是福田环保事业的新平台新地标,要以该大楼的建设使用为契机,推动环境监管服务向智能化精细化系统化发展,为城市治理提供科学有力的环保支撑。
提升城市生态竞争力
相关专家表示,环保事业是整个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民经济各体系中,环保体系虽然不像工业企业那样直接创造利税和可见的物质财富,拥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一个有效的环保体系可以通过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减少污染,从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新大楼化解了福田环保监测科研空间不足的难题。据了解,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福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原址位于区计划生育综合楼四楼南侧,系1996年搬入,总建筑面积为695平方米,实验室面积只有不到400平方米,用房面积不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最低要求的一半。实验用房面积太小和配套设施先天不足越来越成为制约福田区环保监管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餐饮油烟的在线监控,到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控制;从充电桩建设布局,到汽车尾气的动态观测。福田环保观测大楼及其功能中心将承接市民的环保期盼和国际化中心城区的高品质环境目标。
福田区党代会提出,要打造更具独特魅力的生态环境。未来五年福田区完善绿色生态政策体系,扩大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治水提质”行动,积极建设海绵城区,加强新洲河、福田河沿岸绿化美化,形成滨海、沿河多层次的生态湿地景观,成为深圳的“清溪川”。加强空气质量的预警预报,持续开展汽车尾气、餐饮油烟和工业污染排放整治。全面建设“百园福田”,加快屋顶和垂直立体绿化,力争到2020年立体绿化率达10%。重点推行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全面整治城中村、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的新风尚。
当好城区生态的“守门人”
环境监测监控基地大楼要当好中心区生态的“守门人”和“保健师”。中心区是地铁项目和高层楼宇的高密度建设区,而大楼环保监测中心通过实体传感监控和物联网网上监测,捕促在建工地、地下管网和大气空间的任何环境异动信息,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执法行动。
福田区环水局局长陈慧明表示,要按“五个中心、一个基地”的标准,将区环境监测监控基地大楼建设为全国环境质量监测系统标杆,实现污染源、环境质量、环境应急处置指挥、环境信息、低碳展示与体验在线的自动检测监控,打造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基地。开展智慧化监测,充分利用自动化检测设备,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和模型技术,建设大气、水、声等环境的自动监测体系。
未来五年,福田将以智慧环保作支撑,健全生态网络建设。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以笔架山、中心公园休闲运动廊和塘朗山、安托山、园博园、红树林湿地景观廊为生态廊道,形成“一心、两廊”的整体生态空间结构。全面建成梅坳片区、皇岗片区绿色生态项目,依托绿道和慢行网络,贯通全部公园、绿色廊道、水系,扩大福田“山林城海”生态资源一体化综合效应,构建亲水、亲绿、亲自然的“三亲”生态格局。推进基本生态网络和体系建设,加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推动城市生态保育和休憩功能融合发展,严防外来物种入侵。划定27.5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维护生态安全的高压线,占全区总面积的35.01%。依托梅林山、塘朗山、梅林水库、海岸带等自然区域,构建生态网络安全格局。
消除生态建设的盲区和短板
福田区党代会提出,要运行创新手段消除“大城市病”。在建设生态城区过程中,新环保大厦及功能中心要当好生态福田的“规划师”、“创意师”和“工程师”,就是要运用智慧环保理念消除生态建设中的盲区短板,化解生态建设中的不协调不均衡现象。“十三五”期间福田将构建高品质休闲绿色城区,环境监测监控基地大楼研发中心将发挥规划引领,技术集成,科技攻关的功能作用。
福田区将积极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强化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削减治理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基本消灭辖区内涝。推进城区雨水利用工程建设,推广雨水综合利用模式,每年投入5000万元,全面推进公园雨洪利用设施建设,打造3~5个雨水综合利用推广示范点,形成居民亲水空间。引导和鼓励居民低碳出行,重点对“滨河、深南、红岭、侨香、北环、彩田、新洲、皇岗”等“五横三纵”道路进行慢行系统路网改造,通过建立慢行接驳通道、风雨连廊、跨街人行天桥及对人行通道进行拓宽、增设公共自行车等,形成中心城区55公里无障碍通达系统,基本实现慢行网络覆盖福田绝大部分区域,同时对辖区绿道进行内部贯通,使城区公共交通、公园绿地、河流水系、住宅小区、商务办公区等生态资源和重要功能区域进行整合,建成5分钟绿色慢行生活圈。
推荐阅读: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