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8日消息:到高山密林中徒步探险,到地质公园里增长见识,到乡野山间休闲养生,到湿地公园拍摄鸟类……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生态旅游取得长足发展,已初步形成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水利风景区等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国家旅游局和发改委日前联合编制并印发《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描绘了未来10年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蓝图,划分了八大生态旅游片区,提出将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培育20个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200个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形成50条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打造25条国家生态风景道。
规划八大片区因地制宜开发
“我国山地占国土面积70%以上,山区是旅游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相关部门投入较多、发展较快的领域,可以尽快形成生态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专家组名誉组长石培华说。
正如石培华所说,此次规划充分考虑到我国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等特点,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划分为8个片区,并对每个片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并做了总体规划。
根据规划,东北平原漫岗生态旅游片区重点依托森林、湿地、草原及冰雪旅游资源;黄河中下游生态旅游片区重点依托黄河沿线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太行山、燕山、秦岭、冀北草原等生态旅游资源;北方荒漠与草原生态旅游片区重点依托山岳、草原、森林、绿洲、沙漠戈壁、峡谷及冰雪生态旅游资源;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片区重点依托青藏高原高大山脉、江河源区、高寒草原大体量自然生态资源和神秘多姿的人文生态资源;长江上中游生态旅游片区重点依托大江大河、湖泊湿地、山地森林、特色地貌景观及苗族、彝族、侗族、哈尼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生态旅游资源;东部平原丘陵生态旅游片区重点依托江河、湖泊、山岳、湿地、滨海等生态旅游资源;珠江流域生态旅游片区重点依托喀斯特地貌资源、岭南山岳资源、江河湖泊资源、温泉资源和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文生态资源;海洋海岛生态旅游片区重点依托丰富的海洋海岛资源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消费方式,于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次提出后,迅速遍及全球。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我国,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生态旅游取得长足进展。规划中提到,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自然保护区2740个、风景名胜区962个、森林公园3234个、地质公园485个、湿地公园979个、水利风景区2500、沙漠公园55个、海洋公园33个。
“近年来,山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荒漠以及人文生态等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较为迅速,但由于没有专门规划进行约束指导,出现了一些破坏环境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说,此次从国家层面专门出台规划,规范指导生态旅游发展,既可以起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满足市场、游客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化解供求矛盾破解发展瓶颈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70亿人次,居民人均旅游次数将从目前不到3次提高到5次左右,旅游产品供求矛盾将持续。
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日益强烈,国内旅游需求特别是享受自然生态空间的需求爆发性增长。生态旅游成为化解旅游产品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
规划提到,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亟须加强规划和引导。如一些地区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到位,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重视资源保护和规划设计,搞竭泽而渔式的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部分地区过分追求门票经济,不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人为增加保护压力,降低旅游质量。
为此,规划特别提出,建立游客容量调控制度,科学合理确定游客承载量,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江大河源头区、高山峡谷区、生态极度脆弱区等地区,按照《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严格限定游客数量、开放时段和活动规模,健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其他保护管理制度,严格评估游客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规范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行为。
石培华说,规划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兼顾保护和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绿色发展,坚守生态底线;坚持分类指导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坚持统筹协调原则,拓宽生态旅游发展空间,推进生态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突破区划限制助推旅游扶贫
根据规划,未来10年,我国将以跨省域大山、大江、大河区域生态资源为基础,选择旅游资源富集、品牌优势显著、交通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合作框架和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错位发展、集群发展。
“我国行政区划多以山河为界,容易导致部分地区旅游发展无序混乱,管理和服务无法保证,既不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又不利于满足游客需求。”戴学锋分析,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20个生态旅游协作区,从国家层面建立了突破行政区划的专门机构,可以较好地解决跨区域协调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区域旅游发展。
如何才能真正突破行政限制?石培华说,这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如规划整合,相关各省市区之间要共同编制生态旅游协作区规划;交通整合,建设跨区域的风景道和精品旅游线路;整合营销宣传,组建旅游营销联盟,共同塑造生态旅游协作区目的地形象;资本整合,通过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资本整体开发建设和运营;服务整合,形成跨区的信息服务、安全救援服务和综合市场监管等;信息整合,共同推进建设跨行政区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
另外,扶贫富民也是此次规划的重点。规划提出,我国将完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明确外来企业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区居民的责任,企业收益以一定形式返还当地居民。景区内经营性设施的特许经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当地居民和企业,聘用管护人员等职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当地居民。同时,重视生态旅游的扶贫带动作用,依托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生态旅游扶贫模式。
“美丽生态与贫困生活往往相伴而生,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贫困集中的县市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屏障区、大江大湖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大都可以依托生态旅游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石培华说,生态旅游综合拉动性强、扶助功能大、受益面宽,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帮助贫困地区走出“越破坏越贫困、越贫困越破坏”的怪圈,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整体提升当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在发展旅游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如何让当地居民分享红利的问题。要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不是低层次地担任服务员等工作。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层面进行专门的制度设计,确保当地居民入股分红;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当地居民的自主意识,鼓励其自发成立协会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戴学锋说。
推荐阅读:
(来源:第一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