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量居国际联盟成员第一位

2017年10月16日 14:03中国网胡永平

中国园林网10月16日消息:“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品种改良史。品种是决定农业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内在因素,品种改良是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标志。”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今日在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从建立和完善品种审定制度、登记制度、品种权保护制度入手,解决目前存在的品种“三多三少”问题。

“品种是决定农业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内在因素,品种改良是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标志。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品种改良史。品种管理又是种子管理的主线,贯穿种子管理全过程。”张延秋坦言,“长期以来,为解决温饱问题,我们在品种的选育、审定方面,一直以产量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这样的做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三多三少”问题,即高产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粮食作物品种多、经济作物品种少,资源消耗型品种多、绿色节约型品种少。”

张延秋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贯彻新《种子法》为契机,从建立和完善品种审定制度、登记制度、品种权保护制度三项制度入手来综合施策,满足农业发展需要。

我们大幅减少审定作物种类,由28种减少到5种;开通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及联合体试验;简化同一生态区引种程序,由审批改为备案;修订品种审定标准,按照绿色优质、高产稳产、特殊专用分类制定品种审定指标。

“这些措施目的是要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多设路灯,少设路障,多出品种,快出品种,出好品种,来解决目前存在的品种‘三多三少’问题。目前成效已显现。2016年,品种绿色通道及联合体试验参试品种达到1.1万个,是改革前的3倍,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新品种供农民和市场选择。”

今年上半年,农业部出台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发布了第一批29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品种登记指南,建立了品种登记信息平台。

“这一制度的实施,使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推广有了‘身份证’,强化了市场监管,鼓励了新品种选育,保护了农民的利益。目前,农业部已发布了3期品种登记公告,共公告品种649个,这项工作大大调动了科研单位和企业对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研发开发投入的积极性。”张延秋说。

同时,我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继续扩大保护范围,完善快速审查机制,启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

2012年以来,我们新发布了两批保护名录,列入保护名录的植物种属增加到138个;品种审查周期比以前缩短半年以上,最快1年半完成授权;启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研究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扩大保护范围,提高原始创新保护水平。2016年新品种保护申请2523件,授权1937件,分别是2011年的2倍、8倍;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第一位。

张延秋称,相信随着新《种子法》的贯彻实施,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将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推荐阅读:

第十届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在缅甸召开

株洲开展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

甘肃金昌农艺院积极引进推广植物新品种

河北:小林场收获4项植物新品种权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