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生态文明滋润新福城

2017年01月19日 17:12中国绿色时报霍兴华

中国园林网1月19日消息: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接连4次雨雪冰冻灾害袭扰南方,导致一亿多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在此次灾害中,湖南省郴州市森林资源受损严重。

8年过去了,郴州没有被自然灾害压垮,而是众志成城复绿,使自然生态得到快速修复,不仅获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16年又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这就是郴州,用发展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

郴州是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及第二批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2014年,郴州抢抓机遇,出台了《关于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的决定》,并印发创建《总体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创建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完成情况挂钩的奖惩机制。

同时,郴州市大力开展“生态文明郴州行”“生态文明随手拍”活动,建立生态文明市级网站,推进生态文明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户,制作生态文明形象宣传片,向全市中小学免费发放《郴州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

郴州市通过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植市民心中。

解决建设重点难点问题

 “把生态环境建设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好,才能抢占生态发展制高点。”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说,“必须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2013年开始,郴州全面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着力推进森林生态景观提质、“三江”流域水源保护工程、城区“五河”综合治理、东江湖生态环境保护、三十六湾区域生态植被恢复治理等九大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同时,每个县(市、区)重点实施3-4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

2014年以来,大力推进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实施矿区复绿、石漠化治理、“三难地”改造等生态脆弱区提质改造工程,出台禁伐、禁火、禁荒、禁猎、禁牧等“五禁”措施,对全市近1000万亩生态公益林进行森林抚育,不断优化提升森林结构和功能。全面开展黄土裸露治理,矿山、尾砂矿弃置地和因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项目造成的黄土裸露问题得到有效治理。2015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71%,森林蓄积量达5255万立方米,实现了城乡全面绿化。

为提高城市品位,郴州市投入8.9亿元推进西河水生态风光带建设、郴江沿江风光带建设等“五河”治理。经过4年综合治理,郴江河20多公里长的臭水沟变身水景长廊。西河沙滩公园原为采选矿企业尾砂库,他们投资1亿元清运及集中处理尾砂80多万立方米,还绿30万平方米,建成了沙滩、竹林和文化广场,集健身、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

为推进“净土工程”和“蓝天工程”,郴州大力推进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对柿竹园、瑶岗仙等工矿区及427座尾矿进行了综合治理,并引导火电、水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退出。市城区淘汰黄标车13046台,95%的餐饮店完成了油烟整治,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郴州共筹资260亿元,用于青山、碧水等四大工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调动全社会支持参与积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共建共享的好事,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指出,“要强化全社会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理念,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义务植树,是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途径。近年来,郴州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市民栽植碳汇林、纪念林,开展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组织“保护母亲河”青年植绿护绿等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9%。郴州还对全市7万余株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实行“微信二维码”管理,增加古树名木保护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并新建了苏仙岭生态展示馆、南岭植物园生态科普馆。

按照先行先试要求,从2015年开始,郴州市在湖南省率先开展了市级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乡镇、村庄(社区)、小区等生态文明单位示范创建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第一批已推荐表彰了118个市级生态文明单位。

围绕五岭广场“神农作耒耜”雕塑、苏仙岭“三绝碑”和“屈将亭”、北湖诗墙、爱莲湖濂溪书院、福地广场“福文化”等元素,郴州布局绿化造景工程,让历史文化与园林绿化相得益彰。

郴州还力推特色,打造生态文明体验区。体验区建设突出“生态、健康、体验”理念,春赏花、夏漂流、秋采摘、冬温泉,结合科考、度假、徒步、露营、疗养、体育娱乐、民族风情等旅游项目,让市民、游客在体验中实现生态价值认同。

突破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

近年来,郴州市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2015年6月,郴州市被确定为湖南省首个生态红线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林地、湿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将禁止开发区、公益林地和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

郴州11个县(市、区),有7个列入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嘉禾、临武、宜章、汝城、桂东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资兴、桂阳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目前郴州共有4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8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成功申报1个国家生态文化村、1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同时,郴州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加大排污权交易改革工作力度,2015年完成征收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费390万元。对涉重金属企业强制要求购买保险。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对全市99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出台了《郴州市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水质水量奖罚)暂行办法》。完成20个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及国家复核验收。建立健全造林补贴、以奖代投、林地流转等绿化攻坚长效机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造林绿化。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已成为郴州人民的日用品。郴州市因苏仙岭被称为“第十八福地”。如今,绿色护翼下的文明生态,让郴州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福城。

推荐阅读:

河南:中牟荣膺“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解读

南通:“创森”是一场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战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