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巩固治沙成果进入“僵持期”

2017年02月27日 11:30经济参考报赵倩

中国园林网2月27日消息:近年来,我国沙漠化最严重、最集中的西北地区,通过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坚持防沙、治沙、用沙并重,沙化土地面积已持续多年缩减,多地可治理沙地实现了“由黄变绿”,初步构建起相对稳定的西北沙漠生态屏障。然而,在记者调研中,一些林业干部、专家反映,当前沙区宜林地造林难度大,新恢复的植被林分不稳定,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沙漠化防治面临新挑战。

“防治用”并重促沙漠“黄变绿”

西北地区是全国沙漠化最集中、最严重的区域,除对周边地区造成危害外,还对东北、华北甚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记者走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调研了解到,近些年依托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沙漠化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宁夏盐池县20世纪80年代的沙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超过80%,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是最真实的写照,而如今的景象却大为不同。在夏秋季节,成片的草场上,沙柳、花棒、杨柴、柠条等沙生植物长势正旺,植被下面的一个个麦草方格还清晰可见。

“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全县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300亩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与10年前相比,年扬沙天气由54天降至9天。”盐池县环境保护与林业局局长蒋钢对记者说。

据宁夏林业厅副厅长平学智介绍,宁夏在重点推广“五带一体”和“五位一体”治沙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立地类型,通过采取生物、工程、水利、农艺、移民搬迁等措施,加快了治理速度,提高了治理成效。“目前宁夏防沙治沙已完成了规模化、区域化治理阶段,基本实现了由黄变绿,沙漠生态屏障进入相对稳定期。”他说。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宁夏防沙治沙规划区域实际完成营造林401.67万亩,实现了沙化土地连续20年持续减少的目标;青海省完成防沙治沙面积43.58万公顷,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沙化程度降低,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沙化程度持续逆转。

在构建稳定的沙漠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多地也在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 陕西榆林市林业局局长吕学斌说,榆林沙区红枣、长柄扁桃等经济林面积现已达60万亩,绿豆等特色小杂粮和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沙区90%的养殖户实行了“林牧一体化”,牛、羊等饲养量突破1000万头(只)。

剩下的任务都是“硬骨头”

受访林业干部、专家认为,沙区造林难度越来越大、已治理区植被稳定性差、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等已成为新时期筑牢沙漠生态屏障的挑战。

一是造林任务重、管护难度大。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需要完成10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治理,西北地区的任务自然是重中之重。据宁夏林业厅介绍,目前全区仍有26万公顷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且由于沙区水资源匮乏,已经形成的固定、半固定沙地稳定性差,遇到干旱年份或过度放牧等因素影响,一些刚刚恢复植被的区域,林分稳定性差,沙化极易反弹。

一些林业干部反映,目前剩下的任务都是“硬骨头”,宜林沙地大多位置偏远、远离水源,自然条件、立地条件严重影响造林种草、植被恢复的质量。

二是无序开发现象依然严重。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荒漠化和沙漠化地区仍存在工业开发、超载放牧、水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如近两年被曝出的甘肃、宁夏沙漠企业污染事件,在制造了污染的同时,也大量消耗着沙漠水资源。专家说,如果沙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看似已经稳定的植被也会逐渐退化、死亡。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以盐池县为例,全县目前林业资源90%以上是生态林,且由于近年来乔木面积激增,需灌溉的林地面积也不断增加。蒋钢说,目前公益林补助标准较低,仅管护费一项,县财政每年就要拿出1400万元的资金,而且全县还有200余万亩林地不在公益林保护范畴,正常管理难以为继。

筑牢沙漠生态屏障

受访人士认为,筑牢西北地区沙漠生态屏障,不仅关乎国家生态安全,也关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和当前扶贫攻坚的重任。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筑牢沙漠生态屏障。

一是坚持科学治沙,并将生态与效益相结合,促进已治理沙区由“绿”向“富”的转变。 “治沙不能片面追求‘看得见’的成效,应按照降雨量和水源的分布情况,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封则封,并通过更新品种、补植补造等方式,稳定林分。”平学智说。

荒漠化、沙漠化地区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高度重合。吕学斌等人建议,推动沙漠化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形成以种养殖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提高防沙治沙的综合效益,逆向拉动沙漠化防治。

二是建立严格的沙漠“准入”制度,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确立沙区承载能力评估和开发项目准入制度,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生产建设活动,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形成稳定的天然荒漠生态系统。

三是加强防沙治沙科学研究。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防沙治沙带来深刻影响,建议加强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荒漠植物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研究,为西北干旱区的植物引种、植被恢复、生态系统保护以及荒漠化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建议设立防沙治沙专项资金,提高对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的投入标准,同时探索建立荒漠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防沙治沙奖补机制。

推荐阅读:

造林司研究确定2017年重点工作

周口市今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7.2万亩

佛山创森冲刺年 完成各类新造林面积1944公顷以上

河北:西山森林公园“封山”造林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