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三大“花王”

2017年04月11日 10:09广州日报李华

中国园林网4月11日消息:广州被称为“花城”,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举国瞩目。

这些美丽的鲜花背后,有不为人知的“花卉大佬”,他们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低调”,只是在努力培养着一盆盆喜人的各种花卉。

近日,记者通过广州市花卉协会介绍,终于一睹花城名花背后的“男人们”。他们不断钻研、开发新的花卉品种,为广州花卉市场“增香添艳”。

“多肉”大王 周兴:

比别人快,才能生存

当记者称其为“花卉大王”的时候,周兴笑着说,自己的企业还小,只能说在多肉领域还算突出,不能算是大企业。“只有比别人快一点点,才有更大生存的机会。”

“多肉(多肉植物)在花卉行业里,只能算是一个 冷门 分支,因此我们顶多也就是个中小型企业。” 广州正欣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兴说,去年,企业一共有1800万元左右的营业额,这在华南地区规模已算比较大。

41岁的周兴,已浸淫在多肉行业十多年,企业从初创时的7人,发展到了现在的90多人,是广州为数不多专做多肉类植物的企业之一。

“第一桶金”

周兴说,自己的父母都是在做花卉企业,但并不是专门做多肉植物的,而是各种花卉植物都有,许多花卉种类当中,唯独多肉,让他从小就有一种亲切感。“多肉植物都感觉 胖胖 的,非常可爱。”

也是由于这种喜爱,所以,周兴从小就对这种植物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度。

在初中时,他就推着一辆三轮车,跑到深圳街头去卖多肉植物。“当时正值春节期间,许多人都喜欢买这种花卉,甚至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周兴高兴地说,自己当时在深圳街心公园摆摊,算是名副其实的“走鬼”。

但就是这几天的“走鬼”生涯,给他的心里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五天时间,赚了一万元。”

当时是上世纪90年代初,能够通过几天的时间就赚一万元,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周兴至今觉得那段经历非常难忘,他有种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喜悦感。

“多肉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够靠自己喜欢的东西赚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周兴说。

“下海创业”

1995年,周兴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像许多毕业生一样,得到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

“生活过得无惊无澜,似乎激不起半点涟漪。”周兴说,正是由于生活过于平静,他决定自己创业,改变自己的生活。

工作两年之后,周兴辞职“下海”了,经历了两年生意场的历练,1999年,周兴用父母的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了创业。

利用这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周兴承包了位于芳村附近的25亩地,专门种植多肉植物。“我当时只有一个小目标,就是能够做成有六七十亩地的 大企业 。”周兴笑着说,如今他已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小目标。  

“洗劫半空”

周兴介绍说,当时在1999年他刚刚创业的时候,周边做多肉植物的企业还不少,有十多家。但是,到了现在,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两家企业还在专门做多肉植物。

在2005年前后,整个多肉植物企业甚至是花卉企业经历了“大洗牌”的时刻,市场很“低迷”,“一盆多肉经常是卖八毛钱或一元钱,最多就只能卖两元钱。”

幸好周兴的“现金流”充足,如果像别的企业一样面临着贷款,他很可能也抗不过那个“寒冬”。

2009年,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他在从化又承包下了100亩左右的土地,进一步扩大生产。

但仅仅过了5年左右,企业又面临了一次“重大打击”。2014年5月,从化发了一场水灾,许多花卉企业受到了打击,他的企业也没有例外。

“可以说被洗劫了半空。”周兴的企业只有一小部分种苗幸存了下来,大部分盆栽都不知被水冲到哪里去了。也正是由于此次水灾,他决定将所有摆放盆栽的架子架高,“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我其实还是心态挺老的一个人。”周兴说,自己尽管才只有40多岁,但已经计划好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到50岁,自己完全退休,将所有的企业工作全交给子女去操办。

“草花”大王 黄祥富:

大学教师成园丁

当提到去年的销售量时,作为一个曾经的“职业经理人”,广州大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祥富格外“警惕”,他扬起嘴角一笑说,“这个还是不好透露吧。”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可以说,企业还是在逐年增长的。

今年50多岁的黄祥富,曾经是一名老师,在大学毕业之后走上的是教师岗位,随后,便是考研,再到大学教书,最后考博,进入到企业成为“职业经理人”。

在企业兜兜转转了几年之后,最终决定自己创业。

“不安分的老师”

黄祥富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来自四川德阳农村,能够考上大学,在当时是件不得了的事情。“当时家里条件有限,只有农业和师范类能够减免学费的。”黄祥富说,这是他选择了农业类专业的原因。

1986年大学毕业后,黄祥富在四川教育学院成为一名教师。

随后,便开始了5年的教师生活。“那时候似乎大家都没什么钱,读不读书,工不工作的差别不是很大。”他介绍说,当时读硕士之前,每个月的工资还只有不到100元,而在其刚刚毕业时,每个月的工资才只有60多元。

通过考研,黄祥富来到了广州,到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硕。

3年后,他毕业进入到“西江大学”(现肇庆学院)任教,没几年他就成为学校生物系的教研室主任。但他始终是一个“不安分”的教师。

他总觉得自己的性格并不很适合安安稳稳地当一名老师, 黄祥富还是希望能够找到更体现自身价值的职业,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挑战性。

成为“职业经理人”

此次,依旧是考学,黄祥富考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在2000年毕业,成为新千年初为数不多的博士。

“当时的博士还没有现在那么多,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值钱的。”黄祥富说,在博士毕业之后,他就决定再也不回学校教书了,而是像自己曾经期望的那样“下海”闯荡。

此后,他先后在珠海、广州、苏州等地,担任企业的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黄祥富进入的公司都是和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园艺、种苗公司,只有专业上过关,才能更好地成为“职业经理人”。

“当时有车有房,有秘书助理,配有专门的司机。”黄祥富说,自己并没有觉得生活的改变,对他的追求有着特别大的影响。毕竟他只是“经理人”,面对决策性问题时,他还得听“老板”的。

“许多企业都去看过了,但是却发现没有适合自己的。”黄祥富说,此时,他才想到了要自己创业,决定企业的方向。

“有情怀,要坚持”

2007年,黄祥富创立了广州大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己成为董事长。

“最初,企业的注册资金只有300万,是一个小公司,在行业内什么都不是。”黄祥富说,当时只是觉得既然找不到一个好的平台,不如自己干,但真正创办起来了公司,就开始担心“能不能活下来”。

他介绍说,传统农业的自我发展,一般是缓慢的、“家庭作坊式”发展,真正进行企业化的操作,并在第一年就盈利的企业并不多。

“还好我们找准了客户,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拿到了一些市场份额。”黄祥富说,他曾参观过一些欧洲的花卉企业,都是至少百年以上的老企业,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家族传承了两三百年。“农业就是如此,需要几辈人的传承积累。”

黄祥富也期望企业能够向着那些悠久的欧洲花卉企业发展。“农业可以算得上是最基础的实业,除了要有情怀之外,还要能够坚持。”

因为自然的生长规律摆在那里,没有办法提前,也没有办法放缓。“如果想要一夜暴富,就不要做农业了,太慢了。”

黄祥富介绍说,公司用的肥料是美国的,泥炭是芬兰的,每亩地的投入都要30多万元。尽管已经50多岁,但黄祥富说自己还在“年富力强”开始做事的年纪,从来没有想过“退休”这码事。

“一个人是否已经要退休,不能通过年龄来判断的。企业只有10岁,还太年轻。”黄祥富说。

“红掌”大王 曾武清:

目标“战胜”国外名花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武清每周在从化和广州两地来回跑,周一至周三,他在从化广州优质花卉示范基地上班,周四、周五他回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工作。任职副主任的他既有行政工作还负责科研攻关。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着“广东省花卉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基地”的美誉,每年有3000多万株“广花”牌优质花卉种苗从这个中心推向全省、全国各地。

其中,中心的“红掌”年销量500万至800万株。

曾武清说,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开发成功并推广新品种130多个,其中包括红掌56个,观赏凤梨27个、蝴蝶兰33个。自主选育品种有“小娇”、“大娇”、“朝天娇”等红掌新品种,红掌具有叶花两赏的特点,观赏周期长的优点,广受市民喜爱。

以往在花市上,外国进口的花卉品种占据优势。在新品种选育研究方面,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几乎是从零开始,2003年,花卉研究中心建设名优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之后,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

曾武清说,对于新品种的选育,找到育种方法最难。有些品种的培育时间必须在凌晨,科研人员需要配合花卉品种的生长周期,辛勤工作。

经过10多年的科研,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掌握了杂交育种、物理诱变、化学诱变、转基因等多种育种方法,选育的新品种达到30多个。

此外,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省、市科技和农业的研究课题120多项。

除了自我修炼,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也走出去参加展览,与“国际队”PK同样不逊色,育成的新品种在展览会上广受好评。其中,“朝霞红掌”还获得了第六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金花奖”。

“我们的目标就是逐步替代部分国外进口的花卉品种。”曾武清对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在选育品种方面信心十足。

推荐阅读:

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场烂尾三年 今列入南昌重点推进工程

"十三五"末陕西将建100个特色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园

白虎山花卉盆景庄园入列滇重点文产项目库

福建:清流投资3.1亿元建设花卉产业项目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