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现珍稀植物独花兰

2017年04月12日 09:23兰州晨报谭安丽 何礼文

中国园林网4月12日消息:4月8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人员在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工作中偶然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独花兰的身影,而这种植物因其稀有性,也有“植物熊猫”之称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独花兰  何礼文/摄

据了解,4月8日清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熊猫办的调研人员在外业调查过程中,队员们在刘家坪保护站辖区一片海拔1700多米的山坡上寻找大熊猫活动痕迹时,偶然发现了独花兰的身影。在一片狭小的区域内共有独花兰40余株,正值盛花期,淡雅的花朵静静地开放,散发着幽香。

独花兰(学名:Changnieniaamoena S.S.Chien),因只有一片叶子一朵花而得名。假鳞茎近椭圆形或宽卵球形,长1.5-2.5厘米,宽1-2厘米,肉质,近淡黄白色,有2节,被膜质鞘。叶1枚,宽卵状椭圆形至宽椭圆形,背面紫红色。花葶长10-17厘米,紫色,具2枚鞘;鞘膜质,下部抱茎;花大,白色而带肉红色或淡紫色晕,唇瓣有紫红色斑点;萼片长圆状披针形;花瓣狭倒卵状披针形,略斜歪,长2.5-3厘米,宽1.2-1.4厘米,先端钝,具7脉;唇瓣略短于花瓣,3裂,花期4月。生于疏林下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上或沿山谷荫蔽的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同时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独花兰属只有独花兰一个种,属于单种属,为兰科的原始类型,在植物系统分类上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据《白水江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记载,独花兰在碧口、让水河、刘家坪均有分布。但是近年来,刘家坪区域一直没有见到过独花兰的真实面容。

此外,独花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治功效是清肺止咳、解毒消肿。用于咳嗽、痈疽疖肿、湿疮、疥癣,假鳞茎是治疗疮毒与蛇伤的良药。

据科研人员介绍,本次在刘家坪保护站辖区发现如此成片的独花兰实属罕见,也为研究独花兰的传粉提供了条件,意义重大。

推荐阅读:

安徽:天堂寨景区再现珍稀濒危植物独花兰

常德:乌云界发现“植物熊猫”独花兰

长沙现世界濒危植物半枫荷与独花兰

(来源: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