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3日消息: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把它作为建设生态省和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内容,重点推动福建省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录的公布以及《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实施,对于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保护好湿地,留住青山绿水,推进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新福建建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企盼记者朋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依法有效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为《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福建省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录,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50处湿地上榜。
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全省湿地有5类21型,总面积87.10万公顷,约占福建省陆域总面积的7%,且福建省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野生动物共有847种,隶属于8纲52目169科。
此次省林业厅组织编制的《福建省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录》,包括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50处湿地,主要是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水库、重要江河源头等类型的湿地,总面积约9.95万公顷,约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11.4%。主要内容包括湿地名称、湿地类型、湿地范围和地理位置、湿地面积、湿地管护责任单位和监管单位等。
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再钟介绍,公布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录,是贯彻落实《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具体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从而推进福建省湿地保护工作和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为加强福建省湿地保护,2016年9月30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湿地条例》共六章54条,明确了湿地的定义、调整范围、湿地保护应遵循的原则,湿地保护管理部门及职责,并建立湿地保护面积总量控制、名录管理和红线管控等相关制度强化湿地保护,严格湿地占用的条件及程序,平衡湿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湿地条例》的颁布实施,为福建省依法保护湿地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围垦、基建和污染是湿地面积减少、功能减退主要原因!”谢再钟介绍,福建省湿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上存在着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特别是自然湿地下降明显的趋势。一些湿地资源破坏严重、湿地功能退化,致使局部地区生态质量下降、环境容量降低。
“福建去年累计下达湿地保护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并实施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谢再钟表示,福建省下一步将继续推动湿地保护名录编制和公布,同时加快推动《福建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建设, 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增加湿地保护投入,建立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湿地利用管理,尽快扭转湿地减少和生态恶化的局面。
推荐阅读:
(来源:福建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