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6日消息:说到“幸福城市”,你能想到的画面是怎样的?
1930年,著名建筑师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描绘:“春光明媚之时,对对情侣走在绿荫如织的街道上,道边的座椅上一对老夫妻低头看着当天的报纸,身后的草坪中,几个顽皮的孩子在玩着自己喜爱的游戏。”这是梁思成设想中的天津城市的一个场景。
彼时,他与另一位设计师张锐完成了一份《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在方案中,他们提出“本法以增进市民之幸福为宗旨”。这是天津历史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文件。
这份被历史湮没的天津城市规划方案,虽然最终并未实施,却一直有很多文史研究者、建筑学者对其保持着很大的兴趣和敬意,因为它不但指导了当时天津的城市建设,而且向社会宣传和推广了现代城市的观念,在近代天津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个方案凝聚着梁思成、张锐这样的建筑师对于天津这座城市独特的感情和理想。文史学者徐凤文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份完成于大半个世纪前的方案,在他看来,这个方案“为天津的城市愿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第二次北伐战争后,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了天津政权,着手调整天津的行政建制。
1928年6月2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设立天津特别市并组建特别市政府。
天津特别市政府在成立后尝试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但由于经济能力和行政能力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因此天津的城市面貌并没有及时得到改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特别市政府在1930年年初,决定对天津进行一次统一的规划。
1930年1月16日,在天津特别市政府市政会议第六十四次例会上,市长崔廷献提出,征集“天津特别市政府征求天津建设方案”,交由市政会议讨论并在市政会议上决议通过。
1月18日,《大公报》第三版刊载《如何建设新天津——市政府将征求专家著作》一文,就征集天津地区建设方案进行宣传。2月4日至9日,《大公报》连续6天在头版刊登《天津特别市政府征求新天津之物质建设方案》一文。
《大公报》曾刊登文章称,在征集到的方案中“就中有张伯勉与梁思成两氏,为美国留学生,系专供市政学者。梁氏现任东北大学教师,正在制图说明,由张氏编,不日即将脱稿。征文所悬奖金,当以两氏最有希望云”
这一年的梁思成才29岁,正在东北大学教书。两年前,刚刚从海外新婚归来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回到天津的饮冰室,拜见梁启超,并遵照梁启超的建议前往沈阳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此时,在天津特别市政府工作的张锐邀请清华大学时的同窗好友梁思成联合草拟方案。
张锐,字伯勉——据徐凤文介绍,张锐之父张鸣岐为清末两广总督,下野后居住在天津意租界,与梁启超的饮冰室相距不远。张锐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哈佛大学市政管理系学习,时任负责城市市政建设的市政府第四科科长,后任天津特别市政府秘书、南开大学市政讲师。张锐著有《比较市政府》《市行政原理与技术初稿》等市政专著,是主张在市政方面“专家治市”的代表人物。
当年征集公告登出后,市政府秘书处共收到方案27份。特别市政府组织市政学术人员对来稿进行评定,评出:甲卷梁思成、张锐,乙卷周泽书、杨荣懋,丙卷李子庭。
1930年4月25日,《大公报》刊载《津市物质建设方案——征求计划即将发表、张梁两氏有所贡献》一文称:“津市物质建设方案,市府曾悬金千元,征求计划。迄今将届三月,闻应征之交,已接到百余件,惟多无充分市政知识者。就中有张伯勉与梁思成两氏,为美国留学生,系专供市政学者。梁氏现任东北大学教师,正在制图说明,由张氏编,不日即将脱稿。征文所悬奖金,当以两氏最有希望云。”
然而,1930年5月爆发了中原大战,受战争影响,天津特别市政府的运转也陷入停滞状态,这份规划因此遭到搁置。1930年9月,张锐将未公布的《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出版。
作为建筑师,梁思成和张锐在这份方案中对城市做了很多力求提升幸福感的设想,比如他们充分意识到城市公园的必要性,指出,“市内设置公园,不仅可以增进物质之美,且能使市民空余之暇有正当的休憩娱乐之地。徜徉于花草山水之间,身心泰然,精神为之一爽。公园与市民之健康与幸福的关系极大,不容漠视者也”
《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共25章,其内容可分为城市政府、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三个部分。
这份方案有很多特色,比如它指出了当时天津城市道路存在的问题,如城区及各租界区的道路建设各自为政,不相贯通,各区街道的形式差异较大等。对此,方案建议新建城市干道将各个区域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城市道路交通网,并且充分利用各区已有的道路资源,作为次干道和内街。
由于海河码头布局分散且距离火车站太远,给城市造成过多的货运交通,因此方案规划在“旧比国租界及特别一区沿河一带”(今直沽桥西岸)统一建立货运码头,并在“大直沽地带建筑北宁铁路支线车站”。这一布局将天津对外交通集中在了海河上游,从而减少了市区内的货运交通。另外,方案将海河东西两岸设计为林荫大道并规划住宅区,“如此不特地价可以增高,且河岸亦可得保护,全市美观,亦可得以增进。”
对于公园的类型,方案并不局限于常见的大公园,而认为其包含多种。如学校运动场,多附设于市内小学校临近地带,内设各种运动器具;儿童游戏场,分设于各住宅区中,以便儿童就近使用;公共体育场,如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多为成人设立;小公园,规模较小,例如意租界和特别一区的公园;大公园,例如河北中山公园和特三区公园;近郊公园,设于近郊富于野趣之大公园;林荫大道,其性质与公园颇相似,道旁遍植树木,杂以花草,间置座椅,以供路人之休息。
梁思成、张锐所拟定的公园系统图,既借鉴了美国模式,同时也考虑了天津的地形特征及现状,计划重点开辟四处大型公园。
“其一为西沽近邻公园。西沽附近,风景秀丽。每届春日,津沽人士均相率泛舟西沽,观赏桃花。两岸落红如茵,颇便野餐。在此设置近郊大公园,最为相宜。其二为海光寺以西、西湖园以北一带之洼地公园。此洼地,用作大公园,面积甚广。该处地价不高,购买较易。将来市立大图书馆即设于其中。林荫大道完成后,复可与西沽近郊公园、南开大学、特三区公园及河北中山公园相呼应,相衔接。便利美观,不待言矣。其三为芥园公园,其四为新大王庄公园。此二公园,分据本市东西两端。此二部分居民实感公园之缺乏,得此亦可以吐气矣。”
尽管因为历史原因,这份方案最终没有成为现实,但在如何认识现代城市、如何进行现代城市的建设以及如何解决城市问题等方面,都给出了回答。
推荐阅读:
(来源:城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