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9日消息:内蒙古天龙生态修复实践与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圆桌会议近日在包头市举行,作为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工程的重点项目,天龙生态在大青山生态修复中的突出成果吸引了中俄蒙三国生态专家前来天龙生态考察学习,当专家们来到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工程现场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一走进天龙生态园区,满眼绿色,到处郁郁葱葱,人们很难想象,2001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经过17年的不懈努力,天龙人在承包的56000亩荒山上,累计投资近7亿元,植树造林达400多万株。17年来,天龙生态用独有的“树坚强”实现了大青山返青目标,并吸引了很多市民来这里游玩。
据介绍,所谓的“树坚强”就是乡土树种,目前已经成为大青山天龙生态园区荒山绿化的重要树种。依托大青山本土的乡土植物,天龙生态城建立了天龙生态修复研究院,收集了1200多种植物,其中蒙古扁桃、蒙桑、沙冬青等22个品种节水量大,抗旱率强,成活率高。
来到一片葱绿的园区,中外专家也被眼前的景象所打动。俄罗斯功勋科学家、自然科学院院士佐恩感慨地说:“如果没有亲自来考察,仅仅看一看宣传片,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在他看来,天龙人用17年的时间,将如此大面积的荒无人烟的阳坡山地整治成今天花园般的地方,其荒山整治等领域的先进经验不仅在包头市、内蒙古,甚至在全国、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他特别对天龙生态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同时选择本地超旱生植物相结合绿化荒山的实践表示赞赏,认为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方面,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俄罗斯。
蒙古国草学会专家策仁达希认为,天龙人能在阳坡上种树并实现生态修复,是非常了不起的科研成果,这一点值得蒙古国学习借鉴,在这方面天龙生态对世界荒漠化治理也将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他希望中俄蒙三国通过合作交流扩大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绿色产业中来。
“俄罗斯有句名言,你听了多少次,也不如你看一次。”在中国沙漠及沙漠化领域研究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刘恕看来,天龙生态用17年的实践证明,大青山干旱山坡仍然可以恢复它的生态环境,同时采用本地树种可以促进天然复苏。她认为,今后,可能一些地区都将采取这种方式来实现生态修复,这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一种途径。
内蒙古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崔贵明表示,在绿化荒山的过程中,天龙人有过失败的教训,也有过成功的喜悦,如今天龙生态园区可以说是整个包头市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的的一个样板,基于这个样板,整个包头市大青山南坡的绿化正快速推进。他表示,愿意在此为中蒙俄科技文化特别是生态研究交流提供场所和便利,共同分享世界最前沿的科研与实践成果。
最终,与会三国生态学者达成协议,将在天龙生态成立 “中蒙俄科学文化交流机构”,每年到这里交流生态环境修复的科研成果及经验,为生态修复及科技创新提供全新的交流平台,将一带一路上的合作拓展到生态领域。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