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8日消息:“这是我今天在敖包山景区拍的照片,瞧!绿树掩映、花树芬芳……今年这里种了好多树,是不是很好看?”日前,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居民李雪娇兴奋地指着自己拍的照片,向记者介绍绿化后敖包山的美丽景色。
巴丹吉林镇着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生态格局。
记者从阿右旗有关部门了解到,李雪娇所拍照片展示的美景,是今年巴丹吉林镇全面提升镇区绿化规模和水平,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生态格局的缩影。为了让当地居民切实感受到“城在林中、村在绿中、院在景中”的宜居环境,今春以来,该旗以建设自治区园林县城为标准,精心规划设计、合理布置植被,积极引进花灌木新品种,围绕“沙漠玫瑰”“苁蓉花”等雕塑,加大适地花卉种植力度,突显特色地标,使巴丹吉林镇区整体绿化品位明显提升。
今年,阿拉善盟将造林绿化作为筑牢生态、发展、民生三条底线,构筑“大生态”格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阿拉善盟30个苏木镇198个嘎查村造林绿化工作已基本完成,绿化面积达20.32万亩。其中,种植苹果、葡萄、杏树、梨树等果树13.7万棵,种植胡杨、海棠等景观苗木238.55万株(棵);种植地梆、苜蓿等地被植物310亩,种植梭梭林21.4万亩。在为美丽乡村“添彩”、为农牧民生活“增色”的同时,阿拉善盟农村牧区造林绿化凸显六大亮点。
造林绿化与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园林化”。对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条件较好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以增绿、见景为重点,利用植物不同颜色和不同花期营造景观,采用乔、灌、花、草进行立体式绿化。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条件较好的额济纳旗巴彦陶来苏木,充分结合当地胡杨景观特点,在胡杨林区补植胡杨,新植柳树、海棠等乔木,丁香、榆叶梅等灌木,以波斯菊为主的花卉和苜蓿等地被植物等,推动美丽乡村实现“园林化”。
造林绿化与嘎查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经济化”。将嘎查村集体经济“清零”与农牧区绿化工作相结合,依据农业嘎查村、牧业嘎查村、农牧结合嘎查村等不同产业和不同基础,因村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的林果业或沙产业,形成了以绿化造林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浓厚氛围。如,额济纳旗东风镇古日乃嘎查围封梭梭林4000亩,嫁接苁蓉2000亩,预计年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上;额很查干嘎查新建果树采摘园58亩,预计年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
造林绿化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惠民化”。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艺”的要求,围绕嘎查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动员农牧民开展庭院绿化,既实现了庭院美与乡村美,又促进了家庭经济。如,阿左旗巴润别立镇引导农牧民在庭院种植以葡萄、杏树、桃树、梨树、枣树为主的果树,通过发展特色林果业增收。
造林绿化与宜居环境改善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现“舒适化”。各苏木镇、嘎查村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为重点,把造林绿化与农牧区环境整治、完善公共服务功能相结合,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变荒为绿,在集中区荒滩空闲地植树造林,大幅增加嘎查绿化面积,农牧民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如,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组织人力、物力,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12个嘎查部分街巷道及周边区域、嘉镇孪照路及绿洲路两侧150亩农田防护林带和额里斯镇芒硝湖东50亩盐碱地开展义务植树,在带动重点区域绿化改善农牧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
造林绿化与强化后期管护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制度化”。各苏木镇、嘎查村积极探索实行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和科学化管护,建立了“建管统筹+物业化管理”的长效体制,实行了“建管一体”、“建管分离”和农牧民自筹相结合的管护制度,使绿化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绿地养护水平明显提高。如,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实行建管一体管护制度,与同一企业签订绿化施工和绿化三年管护合同,确保苗木成活率。额济纳旗东风镇实行了绿化管护“一户一天一元”的标准,村民自治化程度显著提升。
造林绿化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阵地化”。以党建引领农牧区绿化造林工作,通过机关单位帮扶、第一书记驻村等措施,以推动农牧区绿化、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经济发展等具体工作为抓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服务型机关创建水平。
推荐阅读:
(来源:阿拉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