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2日消息:夏秋之交,走进环县演武、天池、合道等乡镇,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海",山头上,沙棘盖帽;山坡上,梯田映衬;山脚下,绿树成荫。但在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岭,春冬沙尘暴不断,夏秋山洪频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环县累计退耕还林58.8万亩,生态环境的变化,为群众带来了福音。
环县演武乡路家塬村,过去由于人为开荒、过度放牧等多种因素,致使植被退化严重,周边的山岭一度变成了荒山秃岭。如今,山地都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沙棘、松柏树、刺槐等枝繁叶茂。为了使退耕还林取得实效,多年来,环县采取退、造、封、育、护等综合治理措施,打造生态农业与舍饲牧业结合县,走出了依靠改善农业生态条件保粮增收和发展科学规模养殖延伸畜牧业链条的新路子。
樊家川镇李崾岘村在第一轮退耕还林中,虽然只实施了1000亩,但让部分群众尝到了甜头。2014年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时,村里群众积极性非常高:"陡洼地,机械不能耕种,全靠人力,广种薄收不说,还得费好多人力。"村民段克勤说,"退耕还林后,不仅政府有补贴,山里的生态环境变好了,腾出来的劳动力还可以务工增加收入。"
和段克勤一样,在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政策时,群众都算起了生态账和经济账。2015年,李崾岘村实施退耕还林5000亩,当年退耕1000亩,2016年又实施了4165亩,在集中退耕后,还有一些零星小块坡耕地,群众都自行退耕还林,栽植了林木。
在实施过程中,环县以生态脆弱区的陡坡耕地为治理重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行多树种混交、多林种配置、乔灌草结合,尽量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兼用树种、速生树种、乡土树种为主栽树种。同时,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混交造林、生根粉蘸根造林、地膜覆盖造林适用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截至目前,两轮退耕还林累计完成58.8万亩,惠及21个乡镇160个村14980户。
据了解,今年环县新增苗圃3200亩,全县苗圃面积达1万亩左右。退耕还林的实施,让农村劳动力从坡耕地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向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劳务输出等多种经营,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推荐阅读:
(来源:环县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