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5日消息:前些日,记者去中国林科院采访,听中国林科院邓华平老师谈起杨树界的一个大新闻,河南有个杨树新品种竟然推广到了两广地区,打破了“北杨南桉”的传统地理界线,有取代对环境危害严重的桉树的趋势,为杨树产业的大发展开辟了新篇章。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新品种,何以有着如此的魅力?怀着好奇,记者走进了河南柘城县吉德智慧农林有限公司的吉德杨世界。
了不起的吉德杨
被中国林科院专家盛赞的杨树是河南省吉德智慧农林有限公司历经8年培育出的杨树新品种———吉德杨1号。
2016年9月5号由中国林科院杨树所卢孟柱所长、西北林业大学潘俊峰教授、河北农业大学张敏生教授、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审定组组长郭文英及其他专家组成了专家组,对吉德杨1号进行了现场联合审议,审定并认可了‘吉德杨1号’的特异优势,同年该品种取得了国家林业局的新品种认定,品种权号20160173。在取得新品种权的同时,‘吉德杨1号’还通过了河南省良种认定,良种编号豫R-SC-PD-004-2016。
长势健壮的‘吉德杨1号’1年生种苗
在对‘吉德杨1号’进行审议时,专家们总结出‘吉德杨1号’与普通杨树相比五个方面的明显优势:一是生长速度快,年平均生长速度为米径5-10厘米,5年胸径可达30-40厘米,7年单株材积可达1立方米。二是雄性无杨絮,对环境有益无害。三是抗病虫害能力强,高抗杨树溃疡病、桑天牛、美国白娥等病虫害。四是材质好,出材率高,没有黑心、红心,径材长度大、树杈少,是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首选。五是抗逆性强适生范围广,是目前唯一可以在热带和亚热带快速生长的杨树新品种。
‘吉德杨1号’不仅长得快、雄性不飞絮,还打破了长久以来北杨南桉的地理种植界限,是可以取代对环境危害严重的桉树的绝佳树种,这一点最让专家们兴奋,也是让‘吉德杨1号’培育者、河南柘城县吉德智慧农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锋颇为自豪的。“结合我们的育苗、栽植及多轮复萌采伐新技术,我相信,吉德农林一定会在柘城县、商丘市乃至全国树立一个亮丽的品牌,掀起杨树产业史上的新篇章!”张继锋自信满满地说。
合作共赢大发展
在当前“北方禁伐,南方禁桉”的形势下,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据国家林业局测算,到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总量将提高到4.57亿-4.77亿立方米,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亿-1.5亿立方米。‘吉德杨1号’的成功培育让人们看到了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一条快捷之路,各地林业部门争相与之合作。
与中国林科院、河南林科院及商丘市林业推广站的紧密合作,使得‘吉德杨1号’在北方地区得以规模发展。不过,最让张继锋期待的是‘吉德杨1号’在广东、广西两省的推广。早在3年前,公司就在广东省江门市、恩城市、雷州市、东莞市以及广西柳州市柳城县、灵山县太平镇等地小范围试种,共种下了约1000多亩的‘吉德杨1号’示范林,由于树木长势良好,优势明显,打破了“北杨南桉”的传统地理界线,得到了广东、广西相关林业部门的认可。
吉德杨1号’5年可成材,直径达35厘米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已与河南柘城县吉德智慧农林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将杨树新品种‘吉德杨1号’引种及区域试验列入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进行科研立项。据悉该项目的主要总体目标是通过引进‘吉德杨1号’进一步调整优化森林树种结构,提升生态功能和整体质效。他们为项目设计了三个小目标,一是开展‘吉德杨1号’本土化育苗试验研究,探索其在华南地区优质种苗培育技术;二是开展不同立地条件造林模式研究,探索华南地区杨树可持续经营关键技术;三是开展华南地区杨树造林水土保持功能研究,为广西调整森林树种结构、选择桉树轮换树种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创新显威力
科技创新让河南柘城县吉德智慧农林有限公司一步步从弱小走向强大,从本域走向全国,如今,吉德杨在河南、江苏、广东、广西等地都已经有了伙伴合作造林。在培育出‘吉德杨1号’新品种的同时,该公司还在杨树育苗、造林、多轮采伐新技术以及专用肥配备等方面发力,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据张继锋介绍,他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主要涉及5方面,一是冬季扦插育苗打破了传统的只能春季育苗的季节限制,可以让当年树苗的高度和粗度提高到20%以上。二是平原造林的无根栽植“五步法”技术,可以让出圃的苗木一苗多用,同时保证了它的速生性和经济性,使造林变得省工、省时、方便、快捷。三是杨树钵体育苗技术,使造林、种植可以由春季延伸到夏季,打破了只能春季才能造林的时间限制,挽回了因春季销售季节短导致不能及时销售出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让造林时间跨度变长,苗木成活率提高。四是独创了树干施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挖坑施肥既费时、低效又伤根的弊端,从而让施肥变得方便、快捷、高效。五是嫁接复萌及多轮采伐技术,可以让一棵树有两个或三个轮伐收益,降低了栽植成本,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杨树成材的生长速度,缩短了采伐周期,让造林经济效益可以提升3倍以上。
品种的优势结合技术的创新,使得“吉德杨1号”迅速发展为产业扶贫的优势产业,成为了适合农村发展的实实在在的脱贫致富好项目。广西林科院对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以5年为一个轮伐期进行了分析,按每亩种植40-70株(以培育大径材为主),只要管理完善到位,5年材积可达15-30立方米,亩产值可达10000-30000元,这还不包括开展林下经济的收入。与此同时,种植“吉德杨1号”对生态环境的正面贡献,也必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让生态与人类和谐,让环境与效益同步,这正是张继锋和他培育吉德杨的使命所在。
(来源:中国花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