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现场】杨保军:未来乡村的八个图景

2018年12月01日 11:42中国园林网

中国园林网12月1日消息:12月1日,2018第八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风景园林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发表名为“未来乡村的八个图景”的主题演讲,中国园林网现场报道。

杨保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来这里跟大家做交流,我交流的题目是未来乡村的八大图景。主要是从城乡规划的视角,从八个方面对中国乡村的未来谈一点初步的认识和思考,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图景是尊重自然规律和城镇化进程的乡村空间重构。关键词是空间重构,我们过去乡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重构,当前中国正处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发展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正在由大国走向强国。从社会发展看,中国已经从乡土中国迈向了城市中国,这是以城市化水平越过50%水平边界作为起始的。随着城市化的推动,未来城乡人口流动的空间均衡状态是什么样的,这就是中央很关注各个学术界都在研究的,中国城镇化水平大体会稳定在什么水平。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经济学家倾向于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因为他们根据经济收入的均衡模型推算出来,当城市收入跟乡村收入相等的时候,城乡之间的流动就结束了。但是如果从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包括规划师判断,不完全赞成这点,因为要按照这个基本上就要达到80到90%。经济学主流还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的论点为依据,美国跟中国有很大不同,因为美国是一个新移民国家,他们有现代化的农场,但是他们没有历史悠久的农村,所以农场对他们来说是经济要素,但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还有乡愁和情怀等等,综合考虑,我看到的报告多数把这个点定在65%到70%左右。不管是65%还是70%或再高一点,意味着中国仍然有4到5亿的人将来会留在乡村,这就是中国基本国情。换句话说,中国乡村会一直存在,并且保留着数量可观的乡村人口,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从这几年城市化发展情况看,不仅仅沿海发达地区,连中西部乡村的成长也比较迅速,随着经济发展,乡村空间也在发生着变化,空间重构越来越明显,在2010年中规院参与工程院的重大关于城镇化的咨询课题,在这个研究中,中规院的团队就是以李院长为负责人的团队,他们提出一个观点,判断未来中国人口是向两端在集聚,一端就是超大城市,一端就是以县城为代表的小城市。最近几年的数据表明,这个现象是存在的,而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也是基于我们位于中国乡村地区长期观察和理解得来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中国城镇化发展到什么阶段,乡村会一直存在,而且中国广博的地域范围,多人口多民族的特征造就了十分复杂一幅途径,因为中国的乡村问题三农问题也显得十分的复杂。

我们从地域分布来看,水网地区,居民点和耕地都跟水有密切的关系,而在丘陵地区要占据稍高的地方防洪,还要少占耕地,同时要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往往选择在山角下,田之上。华北地区,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乱,所以布局集中度较高,规模较大,以棋盘式和比较整齐方正布局为多。西北地区缺水,逐水草而居,位与绿洲和山脉周围以及河流沿岸,因为可以获得水源。这就是中国的情况。但是这些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总体不高,有许多三农问题需要解决,这些年我们注意到中国乡村地区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乡村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进入城市,但是我们从户籍统计来看,乡村的人口仍然是在增加的,乡村的建设用地也是在增加的,而乡村的经济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一些发展条件比较好的乡村地区,乡村人口快速高度集聚,甚至于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那么中国前20年快速城镇化发展和当前经济转型的趋势,这两个原因正在推动中国的乡村空间重构。

我们对于未来乡村的一种展望,既要看到乡村一些可喜的变化,也必须立足于乡土中国的发展现实来考虑。跟城市一样,由于城镇化的路径不同,乡村地区也开始出现分化,这种分化导致演变出不同的村落格局,比如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转型升级好,加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所以开始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也一些重点的小城镇集聚,甚至成长为小城市。像长三角、珠三角周边的一些乡村地区,还出现了网络化融合的趋势。他们的城市功能,城市用地和乡村功能,乡村用地高度混合起来了,我们叫第三空间,这是一种新态势。原来用地分类的标准就不好解释,也不好指导这类空间的管理。而在东北和西北地区,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他们耕作半径加大,就有利于支持居民进一步的集聚,小城镇作为重要的生产节点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节点,也推动了这种集聚。另外,西北地区还有许多不大适合人居的地方,所以适合人居住和不适合人居住这两个反差在扩大。真正困难较多的是国家的中部地区,如果留意一下所谓的集中困难连片的主要就分布在中部地区,因为他们人地矛盾最为突出,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典型代表。现在也在探索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农,通过这种形式推动中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我们注意到一个两个力量,一个是促使它集聚,一个是推动他分散的,两个力量同时起作用。促使集中的力量就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这导致他们选择的时候越来越倾向于集中。但是分散的力量也出现了,一是部分高收益的农业,比如种葡萄、大棚蔬菜,一年工作日几乎每天都有活干,收益高,往往收益可以到十几万,几十万,但是就得要田间地头,所以任何离开工作场所都是一种浪费。另外一个是互联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促使他们分散。我们注意到这种集聚和分散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有是城乡融合,城市功能不断优化的结果。我们可以想像未来得乡村空间完全可以融入现代产业功能体系中,成为城市产业转型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乡村如果过度集聚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在考虑未来乡村空间重构的时候,要在集聚核扩散之间找到对家的平衡点,要在城市化和逆城市化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要在生产生活生态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比如说我们在成都2049战略的时候就展望了城市和乡村未来的功能融合的趋势,提出了乡村地区空间三种不同的集聚方式:一种是以田园农创集群,一种是地域文创聚落,三是先进智造园区。

第二个问题就是消费结构变化下的中国特色农业的蓝图。当前乡村的主要问题是村庄的空心化,人口的老龄化,还有三留守,以及乡村未来振兴面临着人才匮乏和农地农房的闲置。中国乡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也是我们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要攻克的难题。有一位学者黄宗智中提出农村过密化的结论,基于对华北研究得出的结论。以长三角为例,由于农村主要注意力不是通过创新节约劳动力成本或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不断的超量投入良好力,获得较多的农业产出。一些农民不得不开展家庭化的棉、纺纱等等生产,但是报酬只达到粮食种植的一半以下,这样一种增长和通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经济发展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由此导致了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几百年来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新时代这种困局有可能被打破,主要是因为有三个趋势,一个是中国人的食品结构发生了转型,过去我们越来越多是吃主食,现在转向吃蔬菜、水果、肉禽蛋等等,后果是高收益的。二是城镇化可以舒缓农村的过密人口。三是计划生育大致了出生率减少,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过密人口的压力。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有许多新的新生事物出现了,比如协助小农农场可以实现从种植粮食的小农生产转变为一种资本和劳动双密集型的禽养殖和大棚养殖。农村去过密和就可以环节人地比例悬殊导致人口劳动过胜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

我们注意到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已经开始以主粮为主转向越来越高比例的蔬菜和肉类,我们知道主粮一亩收益大概是1000元,但是蔬菜一亩收益可以达到几万元,肉类的生产可以通过规模化养殖,高度节约土地,这都是对去过密化好处的。加上大量的富裕群体的出现对有机食品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当然跟欧美国家相比,我们这块远远不够,还有巨大的潜力。比如有机食品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好,但多数都是出口,根据有关研究报告,可以预计未来中国有机食品行业的产值会超过千亿以上,这就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需求端的支撑。当然我们对于高附加值农业的设想还必须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粮食安全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事恩关国家安全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持一定比例的粮食生产仍然显得很重要。正是因为这样,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中央也要求这个城市周边要划定80万亩的粮食生产区。

第三个是休闲时代的新经济模式。我们知道大城市的人们有种种便利,但是不得不忍受城市病的困扰,而乡村基于绿色、健康、可持续、田园栖居,这些对城里人形成了一种吸引力。我们中国发展正在转型,而巩回顾一下不同文明阶段的价值观也在发生转变,新型城镇化国家将中小城市小城镇放到和大城市城市群同样的考量平台上,比过去更加发挥小城镇和乡村的各项功能促进中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我们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到,文明也是有关联传递的过程,有超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小城市、特色镇到农村聚落点,其实给世界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种特色价值,把它发挥到极致,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如果把它都同质化,实际上人生会显得更无趣。近十年来,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在快速增长,许多大城市基本上进入了消费主导阶段,除了城市之外,乡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开始在显著提升,这都是为我们谋划乡村振兴提供一个契机。中国正在从人口红利时代走向消费红利阶段,第一批消费型城市在崛起,根据有关机构的研究报告,到2020年中国富裕阶层的消费将达到主要国家的水平,中国新兴的富裕消费者到2020年预计达到2.8亿人,购买力达到3.1万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额的5%。我们注意到,除了大城市,小城市的一些中产阶级也将成为新兴的重要消费增长源。

休闲文化时代已经到来了,所谓休闲时代,不仅仅是指富裕阶层开始关注休闲消费,而是包括中等乃至一部分中等偏下人员收入群体也关注休闲消费,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群体价值观的一种转变。能够有闲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想起,陶渊明在“归去来”中写到内容,这给大城市紧张得节奏正好形成鲜明的反差,可以舒缓我们躁动不安的心灵。

新经济在这种时代开始出现了,新经济就是新的价值观,新的生活态度在新技术新机遇的支持下引发了新的乡村经济模式。而互联网就是新技术的一个载体,城市产业转型就是机遇,包括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而乡村栖居就是许多人新的生活态度和新的价值观。以这些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城市功能进入乡村,城市资本进入乡村,城市中等以上的消费能力人群进入乡村。在乡村产生的新经济,可能远远不只旅游,可以加文化、田园,甚至延伸出新制造,新农业,新零售,新教育,新文化等等,这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鲜活的案例,比如说民乐村,是距离成都50公里的小村,现在成为网红村,2014年有一位著名的陶艺家李清发现这个村子就开始入住村落,依托他的影响力不断引入一些建筑师、作家、主持人等等,打造明月国际陶艺村,这些新的村民带来自己的项目和圈子媒体,宣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现在又发育出三+二的读书会,还有上海公益组织也开始进去了,现在村里面多了一百位新村民,进驻了40多个项目,有30多个村民项目也开始经营了。新的村民,新的机构,新的生活方式,还有许多面向乡村未来创新的实验都在发生变化。到2017年,村里面的产品在成都市开启了专卖店,销售制作的陶艺产品。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城乡融合。

第四个是讲城乡融合为基础的资源传导通道构建。虽然乡村新经济蓬勃发展,但是规模还很小,未来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还需要借助金融的支持,需要构建城乡融合为基础的一种资源传导的通道,需要金融为他保驾护航。国家在乡村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打破城乡资源流动的限制,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以新经济为载体的资本进出农村,鼓励各类资本,尤其是新经济发展的资本进入农村。在符合规划前提下盘活农村的重要资源,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探索方向。这里设计到三个通道的构建,第一个通道是金融通道。第二个是信息物流通道,第三是技术人才通道。而这三个通道要构建完成又需要有三方面的建设保障,一个是机制建设,二是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三是政府服务平台建设。

我们注意到农村金融缺口非常大,2014年三农缺口资金有3万亿元,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大缺口金融不去呢,因为真不容易去,因为农村金融领域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流动性很差,风险承受能力低,信用关系单一,管理粗糙,比较分散,许多国有银行不愿意涉及农村金融领域,这个困局一直没有办法破解。但是互联网出现,目前探索了金融支持农村振兴的动向。中央也注意到这样的变化,2016年初在1号文件中提到要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让小额支出消费所需要的人口成本大幅的降低,这样城市和农村的信息物流通道越来越通畅,很多人开始关注中国小城镇和中国的农村消费,2014年出了一件大事,中国的电商集体下乡刷墙,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2亿多,所以基础通道、网络视频这些应用使用率和城镇居民不相上下,所以可以想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依靠互联网购物,甚至依靠互联网接受教育医疗,可以享受在家就业的自由和快乐。乡村振兴最缺的并不是钱,而是人。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通道才是最关键的。2016年人社部出台关于加强基层专业队伍的意见,而农业农村部和其他一些部委也正在酝酿相关的支持文件。未来中国乡村急需四类人才,实用人才,专业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乡村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第五就是科技力量助推的新农业,新农人。由于技术的发展,未来就有可能以云计算平台为支撑,为智能农业,智能供应链,智能乡村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助力。阿里云用智慧大数据辅助养猪,产量非常高,疾病大大减少。另外,农科院用智慧种植,现在可以用手机终端进行控制,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他们把研发结合起来分时段给不同食物照射,不需要农药。而且用去除虫卵的营养液种植,这些都让我们看到科技助推农村发展的希望。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玉米的长势和开花,指导灌溉施肥,监控防止病虫害。未来乡村地区将有两类新的生产者出现,一类是新型的职业农民和新农人,新农人是网络上提出来的概念,跟前面的不同,新型的职业农民就是农业的从业者,而新农人是狭义依托互联网从事跟农业有关的人,广义上是所有的涉农的都可以叫做新农人。新农人的特征是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的技能,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有知识,有眼光,有技能,有追求,他们居住在农村,所以他们不同于传统的农民,或者是一般涉农产业者,这些人开始在出现。比如大家熟知的石嫣,建立了“分享收获”农场,只要有五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一亩土地完全脱独,有十户加入,就又可以让一个农民专事有机耕作,100户加入,可以让5个年轻人留在农村工作,1000户家女就有更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潜力非常大。赵辉,通过一个服务平台,为农民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和资金交易。还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看到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前景,运用他们的知识,运用他们的技术,探索一种新型的发展道路。

第六,城乡服务均好基础上的乡村新居民。刚才谈到随着交通能力的提升,公共服务的改善,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以及村落环境的整洁安静,乡村可是涌现出三类人群,一类是原住民,一类是新居民,还有一类是越来越多的乡村志愿者。刚才讲的明月村也是,这类人包括各种跨行业的,有设计师、主持人、建筑师、返乡创业的人群。

最后谈一下中华文化复兴版图中的传统村落复兴。农村的振兴并不以为这所有的村庄都将振兴,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村人口的吸出,部分乡村的衰败也是难以抑制的过程,但是仍然有大量乡村地区由于拥有宝贵的自然或者文化资源,这些拥有特定资源的乡村,影响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场所,传统村落,就是这样一种类型,应该被保护,应该被振兴。国家相继颁布的乡村振兴规划中也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提升展示和宣传。目前我们国家已经颁布四批,一共有4000多个国家级的传统村落,第五批也已经申报公审工作完成,即将公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被作为国家的重大工程,也明确了许多重大的任务列表。如何保护人文底蕴深厚,多姿多彩的传统村落,有赖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保留下来的传统村落一般都位于交通区位相对偏僻的地区,我们看待传统村落不仅仅看到文化保护价值,还要认识到首先是一个村落,而且往往是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落,中国乡村的三农问题在这些传统村落都有体现,甚至更加典型,也正因为这样,仅仅以保护的方式处理传统村落问题必然是无效的,我们必须以综合系统解决问题的思路探索传统村落的保护模式问题,我们认为传统村落保护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外力主导+内力凝聚的阶段。通过依托文化基础,培育产业文化,寻找村落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个阶段,外力辅助+内力主导的阶段,通过产业的培育,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激发村民保护家园,建设家园的内在动力。第三的阶段,内外合作的阶段。通过建立一种机制框架,以内外部力量的结合方式实现村落更高水平的保护和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受安徽省住建厅委托,我们院前几年开始在皖南地区开始探索,我们希望是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我们工作是以规划师和社会学家为核心,我们联合了建筑、园林、投融资、创意策划、产品设计等多个专业团队,一是组建农民经济合作社,中国政府支持的一种合作形式,是以农民为主体,他们可以享受国家扶持政策的一些企业,目前有100多个农民踊跃参加,募集50多万资金,共同发展村落的产业。二是发起网络众筹,我们呼吁对村落保护有兴趣的城市人基于公益性的目的购买村落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为村落产业的发展募集资金。三是引入设计师、艺术家的力量,寻找对乡村有兴趣的建筑师,为村落设计美丽舒适的房子。四是培育村落的产业,这是我们在安徽绩溪上村,这个村落是山区,最大的特点是水质清澈,空气清新,当地一直有一个传统,就是制作一种豆腐,豆腐口感特别好,我们团队就跟村民一块商量推出一款月光豆腐宴,和村民一起开发以豆腐为主料的徽派菜肴。五是吸引更多的城市年轻人关注村落的命运,和城市的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研学活动,现在的中小学都有这样的研学活动。年轻人到村落体验不同于城市的生活,这些纯朴的村民让城里的孩子们感动,因此爱上村落,之后在朋友圈发消息,交流体验。六是运用新技术记录推介村落,现代化的技术对于推动村落保护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我们开发了传统村落的数字博物馆,将传统村落的美保存下来向全世界展现,我们可以扫二维码看,还开发一款随行调研软件,游客到村落有新发展,新历史信息就可以马上上传和大家共享。

除了中科院在探索还有非常多的及都在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保护的新模式,新方法,相信未来的传统村落将不再是破败的面貌,而应该成为乡村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珠。

虽然说的是八个图景,但是当中既有背景,也有过程,也有结果,有六个重要的背景性条件将对未来乡村形成极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背景性条件的不断完善,中国乡村地区的农产品种植类型构成将会发生变化。农产品的亩均产出将远远高于目前的水平,并且会推动职业农业经理人,新农人的乡村就业群体的出现。乡村的人群结构、社会结构将发生条件,乡村新居民将出现,有了全新的人群结构变化,乡村与城市的功能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才会由理想变成现实,谢谢大家。

本稿为大会速记稿,难免错漏之处,敬请谅解。

推荐阅读:

【艾景奖现场】宋春华:培育特色小镇、助推乡村振兴

【艾景奖现场】第八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开幕

2018第八届艾景奖上海学术分享会成功举办

第八届艾景奖大赛主题为“未来乡村”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