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2日消息:2017年,我国森林旅游创造社会综合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5万亿元。
2017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13.9亿人次,相当于全国平均每一个人都到森林里体验了一次森林旅行。
5年前,这两个数字分别还不到现在的一半。
5年来的快速发展,森林旅游已成为我国继经济林种植与采集业和木材加工与木制品制造业之后,第三个年产值突破万亿元的林业支柱产业。
成长力增强 影响力提升
一组数字直接体现我国森林旅游5年的成长。
5年来,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累计达46亿人次,年均增长15.5%。2017年,森林旅游游客量达13.9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人数的28%,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15万亿元。森林旅游直接收入从2012年的61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400亿元,保持了18%以上的年增长率。
创造这些产值的主体是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为代表的各类森林旅游地。目前,我国森林旅游地的数量从5年前的8000余处增加到9000余处。森林公园依然是森林旅游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其年接待游客量超过全国年森林旅游游客量的70%,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年森林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的森林公园数量超过110家。
从各省情况看,森林旅游游客量排前10位的依次是:广东、江西、浙江、江苏、重庆、山东、贵州、湖南、四川、河南。森林旅游直接收入排前10位的依次是:浙江、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江苏、重庆、吉林、广东、山东。
5年来,森林旅游成为时尚热词。
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15集电视纪录片《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画册《中国国家森林公园》出版发行,“国家森林公园风光展示和森林旅游公益宣传”通过北京地铁让更多人感受森林大美风光,森林旅游(森林公园)风光摄影大赛连续3年举办……一系列访谈、主题活动让森林旅游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2015-2017年,国家林业局先后在武汉、长白山、上海举办中国森林旅游节。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中国森林旅游节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森林旅游行业最重要的展示推介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
各地森林旅游持续升温。很多省(区、市)开通森林旅游网站、微信公众号,举办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成为森林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有一批地方森林旅游节庆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已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如黑龙江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江苏森林旅游节、浙江森林旅游节、四川省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贵州百里杜鹃国际杜鹃花节等。四川、湖北还分别创刊了《四川生态旅游》和《湖北森林旅游》杂志。
顶层设计发力 管理体系形成
2011年,国家林业局与国家旅游局签署了《关于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共同召开了全国森林旅游工作会议,共同主办了2011中国森林旅游博览会,明确了“森林旅游”的内涵,即把依托林业“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开展的各类旅游活动统称为“森林旅游”。
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发展好森林旅游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 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要求鼓励社会资本、林场职工发展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森林资源,通过开发森林旅游创造就业岗位,提高林区职工群众收入。《“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拓展森林旅游发展空间”,提出了当前森林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并明确了森林旅游工作由国家林业局牵头。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对森林旅游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有关森林旅游的建议和提案数量逐年增长,2017年共有全国人大建议10件、政协提案6件。
在过去的5年中,森林旅游行业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行业管理的组织推动力度逐步加强。
国家林业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12个相关司局、单位的“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森林旅游工作。2014年,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从2012年开始,国家林业局逐年编制出版《中国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发展报告》。2016年,全国森林旅游年度统计指标体系纳入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制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各森工(林业)集团明确了负责森林旅游工作的牵头处室,大部分林业厅(局)、森工(林业)集团独立成立或与旅游部门联合成立了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约四分之一省份先后召开了森林旅游工作会议,约三分之一省份先后出台了加快森林旅游发展的意见(决定),约二分之一省份先后编制了森林旅游发展规划。
新业态涌现 新动能释放
2016年,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一项在线森林旅游需求社会调查显示,具有“走进森林,亲近自然”意愿的受访者比例超过98%,对森林体验、森林养生等森林旅游新业态表现出明显兴趣的受访者比例超过93%,公众的出游动机和对森林旅游产品的偏好呈现多样化。顺应公众急剧增长和日趋多样化的森林旅游需求,过去5年,国家林业局大力培育森林旅游新业态,引导森林旅游从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旅游与森林体验、森林养生(康养)、休闲度假、自然教育(研学旅游)、山地运动、生态露营等多业态并重方向转变。
从2013年开始,国家林业局积极引进和借鉴韩、日等国发展森林体验、森林养生的理念和做法。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先后组织编写了《世界森林体验发展报告》《世界森林养生发展报告》《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科普读本、《森林体验基地质量等级评定》和《森林养生基地质量等级评定》林业行业标准。2016年,国家林业局大力推动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的发展。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场协会等行业组织也纷纷成立森林养生方面的专业委员会,一些林业科研院校也成立了森林养生方面的研究机构。
为满足公众不断兴起的徒步旅行需求,从2015年开始,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着手推动国家步道建设,先后组织编写了多本国内外国家步道发展科普书籍,起草了《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林业行业标准等。2017年,国家林业局公布首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分别是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罗霄山、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5条步道总长度超过1万公里,其中最长的大兴安岭国家森林步道全程3045公里,最短的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全程1160公里。至此,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森林长程步道。
5年来,森林马拉松、冰雪旅游、自然教育、森林露营等森林旅游的新业态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新业态释放新动能,新模式激发新活力。我国森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林业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也是深受公众青睐的健康产业和幸福产业。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