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1日消息:近日,记者从开阳县生态文明建设局获悉,今年市级下达退耕还林任务为16.13万亩。其中,2017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4万亩,2018年预安排退耕还林任务12.13万亩。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8.94万亩,已完成任务总数一半以上。
林业助推产业。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开阳县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林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双赢。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开阳县明确“一库一线三走廊”的产业布局。
“一库”是围绕构皮滩库区旅游建设,重点布局苹果桃、柿子、柑桔、花椒、板栗、李子等精品干鲜水果;“一线”是以“十里画廊”乡村旅游环线,重点布局枇杷、柑桔、李子等水果产业;“三走廊”是围绕遵贵复线、贵瓮高速、开息高速,在三条高速走廊沿线25度以上坡耕地,重点布局板栗、李子等水果产业。
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中,对符合条件的村组,开阳县优先安排落实任务,让符合退耕条件的贫困户,直接参与退耕还林惠民工程,并采取“合作社基地 贫困户”“公司 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柿子、李子等一批特色产业。
据初步统计,该县2017年各项工程造林涉及16个乡镇,惠及5029户退耕农户、16000人。其中,贫困退耕农户262户、贫困人口890人。
落地过程中,开阳县注重落实“四个到乡”制度,即造林任务、责任、资金、考核“四个到乡”。
在实施各项营造林工程项目中,开阳县用创新思维模式推进造林工作,通过认真摸清各乡镇实情,科学合理将各项造林任务分解到乡镇;由县生态局统筹,各乡镇具体负责,对造林任务完成时限和质量负总责,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自主安排造林和抚育管理;并及时将退耕还林造林资金直接下达到乡镇,确保资金到位。去年,该县下拨16个乡镇退耕还林资金4000万元。
此外,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开阳县还大力发展造林大户、公司、合作社承包造林,通过个体大户的示范带动,推动全县林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推行农村农业“三变”改革,将造林绿化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鼓励农户将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权属,参与到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济组织投资造林绿化工作中,分享经营收益,现已形成多家标准化种植企业,如龙水乡甜柿种植示范基地、宅吉乡脆红桃农业产业园区、楠木渡镇花椒种植基地等企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
推荐阅读:
(来源:退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