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唯一林业融资示范项目推进 100万亩森林“换种”

2018年05月21日 10:44四川日报 张泽浩 吴亚飞 吴晓彤 刘若辰

中国园林网5月21日消息:5月14日,乐山市沙湾区石牛镇邓坪村,种树几十年的“老把式”黄万贯70多亩自有林地看起来不再茂密,“基本都砍了,剩下10亩今年内也要换掉。”黄万贯指着地里残留的树桩说,太密了,根本长不大,卖不起价。

树桩旁,比半人还高、手指粗的幼苗向上探着“脑袋”,“这是桢楠,开春后一直猛蹿。”作为石牛镇林业站站长,黄万贯说,山坡上肆意生长的桢楠透露出乐山林地新生的信号。

2016年,乐山提出全域开展绿化建设,即“绿秀嘉州”行动。作为重要载体,2017年,乐山包装推出四川乐山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这也是全国18个、四川唯一林业融资示范项目。根据规划,未来5年,乐山将投资20余亿元改造提升100万亩森林。

“巨桉坪”和“桢楠坪”的时代更迭

乐山地处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人工林面积全省第一,林业总产值全省第二,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三。

作为全省森林资源大市,为什么会打响森林质量提升行动?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乐山聚集了一大批造纸、木材加工企业,为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全市开始种植巨桉。时至今日,乐山巨桉林总面积已达109万亩,位居全省之首。

在犍为县同兴乡灯塔村,有一块近千亩的坡地,曾满山桢楠,人称“桢楠坪”。就是在这个时期,桢楠逐步被巨桉取代变为“巨桉坪”。

巨桉因生长快,担起了提供木材原料的重任。但经几轮采伐和栽种,巨桉林种植密度过大、过纯,森林病虫害日趋严重,导致材质低劣、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锐减。同时,基于巨桉林的板材家具产业及造纸产业效益已逐步收窄。

黄万贯算账:目前这轮可采伐巨桉的亩收益较之上一轮,已从7000元降至3000多元。

经济账易算,生态账却难以量化。“特别是密植巨桉的纯林,地力退化明显,连巨桉都长不大,平均一根直径不足20厘米,根本卖不了钱。”黄万贯坦言,加之追求经济效益、粗放式管理的发展模式,透支了森林和水土,“森林质量下降、水土涵养功能降低等生态隐患,真真切切地就摆在面前。”

怎么办?砍!怎么砍?更换品种、提质增效。

四川乐山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应运而生——对质量效益低下、生态功能退化的100万亩树林改造提升,其中包括营造近10万亩重点生态景观林,更替改造20万亩巨桉人工纯林,修复70万亩低产、低效人工林,将由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的桢楠、香樟、银杏、峨眉含笑等珍稀树种替代巨桉、柳杉等速生树种,曾经的“桢楠坪”,或将重现。

低效变高效的生态整体战

2016年初,乐山便以林分结构、地力水平、生态功能、林产品供给功能等作为论证指标,对占比市域内人工林总面积18%的100万亩低效林“打包”,纳入了四川乐山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

2017年2月,该项目被国家林业局列入了全国18个、四川唯一林业融资示范项目。

2018年1月15日,乐山市林业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乐山市分行,签订周期5年共20亿元的乐山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合作协议,将政府未来20年对森林质量提升的投入整合到5年内进行有步骤、规模化的改造,从“游击战”变为“整体战”,从全面绿化变为重点提升。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年度计划15万亩的任务。

为解决林农后顾之忧,该项目提出,每亩林地换种成本由政府兜底,每亩补贴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2017年6月,乐山市林业局局长助理周义贵从省林业厅下派到乐山市林业局挂职,目前是项目专家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作为研究森林经营管理的专家,他算了一笔账:按30年周期计算,巨桉林可采伐4至5轮,经济效益递减,每亩总收益约为2万元;而相同周期内,培育桢楠、香樟等珍稀树种大径材成材后,每亩约培育15株优势单株,每株预计收益可达1万元至2万元,单株择伐利用后,下层林木又可培育成相应的大径材,森林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永续利用”将不再是梦想。

“这不仅是一项关乎长远的生态工程,也是一项考验政府机制决策的创新工程,更是一项需凝聚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周义贵看来,这一项目将加快乐山从森林资源强市迈向林业经济强市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建立了高效优质的森林生态系统。

据测算,项目全面实施后,每公顷森林蓄积量可提升20%-40%,年蓄水量增加3182吨,年释放氧气13.12吨。

土地要流转林农观念要转变

百万亩森林“换种”后的效益让人欣喜,但项目实施过程却充满挑战。

“十二五”期间,乐山已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分权到户,“这100万亩森林中涉及186个乡镇1252个行政村数万户林农。”周义贵解释,林权相对分散,林农经营意愿不明,而该项目作为林业融资示范项目,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其余投入必须调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

“实际推进过程中,确实有林农不‘买账’。”乐山市林业局绿化造林科科长罗商文坦言,林农担忧两点,一是珍稀树种培育周期长,眼下见不到效益;二是种植管理技术不过关,“看天吃饭”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并不适宜珍稀树种的培育。

针对短期收益问题,可灵活施策。周义贵列举,可对巨桉林进行渐伐,分块状栽种珍稀树种和乡土速生树种,采伐年限“长短结合”;同时,有意识提高造林的初植密度,在林木培育过程中还可考虑售卖部分珍稀树种幼苗,增加短期收益;或发展林下经济,选择具有生态效益的经济树种。

为倒逼林农改善种植方法,项目执行过程中,一边设立考核机制,严格把控森林质量,一边成立专家咨询组,指导林农科学种植养护,“改造补贴金并不是一次到位,而是按照营造林检查验收管理办法,经第三方监管机构验收合格后,分批到账。”周义贵坦言。

有人观望,也有人探路。沙湾区太平镇杜家桥村,双向8车道的乐(山)沙(湾)快速通道穿村而过,道路两侧的巨桉林正在进行更替改造。“这条公路不仅承载县域客运货运功能,还将成为旅游公路。”乐山市沙湾区林业局副局长张辟芳介绍,沙湾区承发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向林农流转2000余亩土地,在道路两侧100米范围内建设多彩混交林。

“旅游公路沿线被占道的林农积极主动配合,不仅投工投劳‘赚外快’,还盘算着发展森林旅游。”杜家桥村党支部书记何德强介绍。

“由此可见,林农合理利用绿色资源、开拓第三产业的意识正在萌芽。”周义贵认为这还不够,绿色、科学发展的理念还需以示范项目推进,示范效果好、经济收益高,林农的自主经营意识自然就形成了。

推荐阅读:

安徽:宿州埇桥区林业多举措助力脱贫攻坚

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技活动周启动

重庆:万亩万寿菊种植项目落户平安乡 林业扶贫添新路

贵州榕江:林权抵押贷款助力林业增效

(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