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生态林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8年05月07日 09:43市林业局杨振坤 陈晓辉

中国园林网5月7日消息:近年以来,东营市生态林业项目工程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工程带动、全面铺开”的思路,创新造林模式,突出重点工程,实行项目化管理,以国家和地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抓重点带全局,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步伐,确保造林绿化高标准高质量,强力推进生态林业项目工程建设。

一是实施“三网”绿化工程建设。为构建全市完善的生态林业体系框架,2007年启动实施“三网”绿化工程,市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带动多层次多渠道投入近40亿元对全市主要道路、水系、村镇、农田以及旅游线路等进行全面绿化。工程实施5年,植树近1000万株,建成干线路域林带2000余公里,县乡路域林带1700多公里,水系林带1600多公里,高标准“三网”绿化示范区30个,绿化村庄800余个。

二是实施生态林场建设。为快速增加全市林木资源总量,自2012年开始,东营市实施生态林场建设工程,要求在条件适宜,土地集中连片区域,大面积建设生态林场,每处面积不低于1万亩。经过3年集中建设,全市建成生态林场13处,完成土地流转面积23.96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19.75万亩。

三是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在“三网”绿化、生态林场建设的基础上,2015年底,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作出了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决策部署。计划以五环、两带、三网为主体,构筑东营生态林业主体骨干框架,在重点片区规模化发展生态林、经济林,修复保护湿地和天然柽柳林资源,对村镇、厂矿、校园全面绿化。据统计,三年增绿实施以来,全市共累计完成投资35.46亿元,土地流转36.97万亩,新增造林43.46万亩,完成全部三年增绿计划任务的110.7%,提前大半年超额完成面上造林绿化目标任务。通过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全市林木资源总量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东营市拥有413公里海岸线,风暴潮等海洋性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在加强沿海防潮堤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突出抓好海岸基干林带和柽柳(封育)造林等重点示范工作。实施了沿黄河两岸(含南展区)长95公里的绿色生态景观带和沿海岸建设220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

五是坚持工程化管理、高标准造林。为彻底改变过去多年栽树不成林的局面,在造林模式上,坚持工程化造林,每个造林项目,坚持做到有规划设计、有造林主体、有监督监理、有考核验收。同时,坚持盐碱改良不到位不栽树、没有水浇条件不栽树、苗木质量不达标不栽树“三个不栽”原则要求。工程治水改碱后,栽前测土,建立测土档案,土壤含盐量超过3‰的地块严禁直接植树,做到大坑、壮苗,适地适树栽植,规定林木成活率必须达到90%以上。在建设标准上,实行“严格工程造地标准,严格种植模式,严格管护规程”的“三严格”模式,在造林成效上,实行五月验造林面积、十月验成活率、次年验保存率的“三验”模式。改变过去的纯林造林,推行混交林营造,突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取土成湖,堆土成景,打造自然景观,努力实现路域林荫化,水系风景化,营造林水共生、错落起伏、鸟语花香的和谐自然景观,提升生态绿化的档次和品位。注重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建设经济林、速生林、种苗、花卉四大林业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建成经济林基地面积15.69万亩,速丰林60万亩和三大种苗花卉基地,年出圃苗木2300多万株,销售花卉1500万盆,形成了主体功能配套完善的生态林业体系。

推荐阅读:

榆林林业让贫困户享受生态建设“红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1999-2017年林业植物新品种统计分析报告

浙江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林业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来源: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