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实现渭南秦岭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018年07月23日 09:07渭南日报周海燕

中国园林网7月23日消息:7月16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为了统筹推进秦岭地区生态修复、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任务,近日,由市发改委编制的《渭南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

《规划》共三大部分7章32节,9个专栏。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遏制渭南秦岭地区各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得到基本规范,矿区复垦、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地表水质量达到功能区划水质要求。促进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实现渭南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全面改善规划区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渭南、陕西乃至国家生态安全。《规划》提出了2025年展望目标。

《规划》明确了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空间管控。根据海拔高度及其他因素,将秦岭区域划分为禁止开发区(2600米以上)、限制开发区(1500-2600米)适度开发区(1500米以下)3类,并阐述了各个区域范围、功能定位、管控原则和重点任务。

二是植被保护。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禁牧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功能,构筑以天然林保护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三是水源涵养。科学划分水功能区,采取保护植被、涵养水源、水土流失治理、水源地保护等综合措施,维护生态平衡,防治水质污染和水资源枯竭,保证饮用水安全。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的完整性与连通性,严禁滥捕乱采,加快湿地保护系统工程建设,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

五是绿色发展。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发展循环经济、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六是城乡建设。规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城乡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约束作用,严格控制在秦岭进行房地产开发。分区分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推动生态修复。

七是民生改善。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

最后,《规划》还从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社会保障、网格化管理、环境保护机制、健全政绩考和加大宣传教育9个方面作了安排。

下一步,市秦岭办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推进《规划》的实施,协调推进各专项规划编制的工作,加强规划范围、规划目标、空间管控和重点任务的衔接,持之以恒地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推荐阅读:

四川加强规划环评推动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安徽池州:投资1100余万元改善港口生态环境

郑州生态环境正在悄悄地改变

甘肃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来源: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