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让乡村从内到外美丽起来

2018年07月30日 11:25光明日报訾谦 周洪双 周艺珣

中国园林网7月30日消息:一段时间以来,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现代化强国的短板。为了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2月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我们应该认识到,乡村振兴的目标不仅是让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产业兴旺,还要整治人居环境,让乡村更宜居。目标已经明确,下一步怎么干?也许,贵州省正在给我们书写着一份满意的答卷。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以梵净山为代表,山山有美景,处处是公园。同时,这里又是中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的区域,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还生活着280万农村贫困人口。

生活贫困往往与生态恶化交织,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牺牲环境质量的忧虑。在生态和发展“双重压力”下的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

发展特色产业“富口袋”

“岩门坡,穷窝窝,一年才收一撮撮,养个媳妇要挪窝。”这曾是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红渡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记者来到这里,看到的是整洁的村庄,一栋栋民居掩映在绿色风光之中。老百姓的顺口溜道出了村里的变化:“红渡坡,幸福窝,南来北往旅客多,旅游带来金银宝,城市的人们都挪了窝。”

村支书周子婷介绍:“红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脱贫52户,贫困发生率从29%下降到2.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加到9905元,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说起变化,56岁的村民陈仕国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村子变漂亮了,外边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种了几十年的稻米,以前每斤1块钱还愁销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卖出每斤5元的价格。

短短几年间,这个村发生了什么?

红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不仅有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回龙渡,还有幽深奇崛的岩门大洞,以及贵州十大梯田之一的红渡梯田。但是由于交通闭塞,以往这些景观“困在深山人未识”。村民们守着几分薄田,入不敷出,大都选择外出打工。

2014年起,情况发生了改变。周子婷介绍,余庆县2014年引进了一家公司,发展乡村旅游。为了留下“摘摘果蔬、吃吃饭,当天就走”的游客,政府与这家公司一起,为红渡村设计出了“旅居农家”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村民不仅可以出租闲置的田地,设计成创意农业景观,还可以出租闲置的房屋,统一标准改造成客栈,通过分红的方式得到收益。同时,推豆腐、打糍粑等民俗游项目也得到开发,使村内的红色景点旅游体验进一步提升。

村民钟艳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她现在有个新身份:8家院落的客服主管。

她家的客栈叫“秋白居”,是一栋三层楼房。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曾与丈夫远赴福建打工,俩人一年收入十余万元。但是,孩子留给老人带,成了留守儿童。2014年,村里人告诉她,她家的房子可以改造成客栈,她果断回乡。

目前,钟艳将一楼留给自家人住,二楼、三楼闲置的12间房租出去,每年租金8090元。“房子交出去时是水泥毛坯房,政府不光免费帮忙装修,还对整个院落进行了改造。”钟艳比画着,笑容满面。

“关键是钱也挣了,家里的老人孩子也照顾到了。”现在,钟艳在这家公司上班有工资,加上平时给游客做早餐、卖土特产的收入,一年也能挣十多万元。

同样发生巨大改变的,还有赤水市凯旋村。赤水市扶贫办副主任姜维介绍:“2011年,凯旋村贫困人口达391户1266人,人均年收入仅3845元。”

近几年,石斛产业和生态旅游让凯旋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凯旋村地处丹霞地貌区,陡峭的山壁上长着一丛丛金钗石斛,金钗石斛是珍贵的中药材,有保健效果,鲜枝条一斤40~60元,干石斛花一斤可卖到2000~4000元。

赤水市现代高校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胡生朝介绍,赤水以前也有野生的金衩石斛,但是量不大,1997年赤水市委市政府通过考察研究以后,提出发展金衩石斛产业。目前,凯旋村引进两家石斛种植企业,组织村民流转土地,共栽种石斛3000余亩。

谈到石斛对当地农民的增收情况,姜维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当地一家农户的家里有两亩地,他把土地交给公司流转,每年有800元收入,他同时在园区务工,每年有1万多元收入;到年底,他还会得到2000块钱的收益分红。而在此之前,这里几乎全是乱石,一年最多收入几百块钱,增收的效益非常明显。

而且,种石斛不费时,村民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打零工、做点小生意增收。生长在丹霞石上的金钗石斛,真正实现了“点石成金”。

“家里除了有土地流转租金和分红收入,我还开了农家乐,雇了六七个帮手,每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说起现在的日子,64岁的帅必祥心满意足。去年,他和朋友一起投资,承包了10亩鱼塘搞垂钓,开了第二家农家乐。

“目前,我们正朝着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种植石斛,还研发了石斛茶、石斛醋和石斛酒,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让村民富起来。”姜维说。

“管”出来的宜居村庄

“请来习水土城,不用附庸风雅,真实享受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慢生活。”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古镇的古街上,这样的宣传语随处可见。

更吸引人的,还有街道两旁商铺中陈列的红色文化创意商品。不论是刻着“得意之笔”字样的钢笔,还是写着“为人民服务”的挎包,都如一张张精美的名片,向游客展示着当地特有的“红色基因”。

土城古镇景区因红色文化浓厚,古镇文化厚重,古镇老街模样依旧,商埠文化始终延续,乡愁诗意随处可寻,原住民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等特色,被业内专家誉为一座“有生命、有生活、有生气、有生意”的特色古镇。

“古镇在开发旅游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古镇原本的真实面貌和独有历史文化,保证古镇诗与远方相映生辉。”习水县红城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叶青说。正是如此,“四有”成为土城古镇的核心吸引力,成了旅游带动扶贫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绿洲红城”习水依托四渡赤水发轫地、主战场,“长征”称谓提出地等革命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建成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等展馆。同时,依托厚重的文化资源,沿着土城古街、建起千年古镇土城博物馆、十八帮文化体验馆、土城国际艺术中心等陈列馆。截至目前,土城古镇共建馆17处,成为中国建馆最多的小镇。

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只是习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习水充分利用厚重的文化、良好的生态建立起以土城为核心的红圈、习水河为核心的绿圈、仙源—双龙—官店为核心的休闲圈、原东皇区域为核心的环县城圈,和赤水河谷沿线构成了“四圈一线”的战略布局,实现“文旅、体旅、林旅、酒旅”四旅一体的融合发展。

据统计,2017年,土城古镇所在的遵义市共接待红色游客3728.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6.27亿元,同比增长37.24%。

通过发挥文化特色来发展当地旅游业的案例,在贵州省还有很多。

小青瓦、坡屋面、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白粉墙,提及“黔北民居”的七大要素,来过湄潭的人都深有感触,对依山而建的山地型村落格局和风貌记忆犹新。

青山、碧水、茶园,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其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谐而又不失灵动的美丽画卷。山上茶园与森林镶嵌,山下竹园与湖水辉映,幽雅自然的廊桥水榭景观,老百姓依山环湖而住,形成了田家沟的独特魅力,被誉为“湄潭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封面”。

“这些要素源于我们这里的传统木房结构,吸收了巴蜀建筑文化元素,其功用符合黔北地区的生活特点,是老百姓的集体智慧。”说起“黔北民居”七要素的来历,多年从事新农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造的湄潭县鱼泉街道新石居委会支书杨成溢说。

美丽乡村是“管”出来的。据杨成溢回忆,为了规范美丽乡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向建房农户发放黔北民居统一设计的20套图集供群众选择;县财政对改建或新建黔北民居的农户实行每户7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财政奖补政策,10年来累计补助资金近7亿元,撬动社会资金80亿元,新改建65000多栋黔北民居;培训和管理好农村建筑工匠,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培训考试,并签订建筑质量和安全责任书,对农村建房的质量和风格进行有效管控。

“通过对‘一户一宅’宅基地管控,每户房屋占地面积一般在12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管控,所有农房不得超过三层的层高控制,所有房屋建筑风格必须是具有黔北民居七大元素的风貌控制,有效地保持了山地型村落的格局,留住了我们村庄原始的自然风貌,将山、水、房、寨完美结合。正是10多年来的坚持与坚守,才有了今天这样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绿树环绕的山地村寨。湄潭县偏岩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等殊荣。”杨成溢说。

在环境保护上下足功夫

贵州有中国“公园省”的美誉。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贵州是“两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为了守住绿水青山,贵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花溪乡的罗炳彪老两口70多岁了,几亩坡耕地刨不动了。“荒着就荒着吧。”老人嘴上这样讲,可看着光秃秃不长庄稼的山坡坡,心里还是不得劲。去年花溪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老人扛着锄头带着饭,上山种下30多亩李子树,“不光是冲着每亩240元的补助,望着山上一片绿荫,心里舒坦多了。”

近两年来,花溪乡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绿化等重点项目,结合本地自然条件,按生态林、经果林统筹分类实施,2017年完成新一轮退耕种植466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已达71.7%。

2016年,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试验区建设之初,改革即贯穿其中,一揽子创新制度先行先试,构建起保护绿水青山的“四梁八柱”。过去五年,贵州共推进13项相关改革,五级河长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干部问责、排污权有偿使用、污染第三方治理等举措,引领全国风气之先。

据统计,2017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0.2%,但万元GDP能耗下降7%。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和环境治理型等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7%。

乡村绿色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旅游等意义重大,也是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环保先行原则,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说。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贵州已构建“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山地农业格局,帮助数十万农村贫困群众“换穷业”。贵州还深入实施绿色倍增计划,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受益于美丽的山水风光,贵州不断促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逐渐享受到生态“红利”,纷纷吃上了“旅游饭”,开办农家乐、经营乡村民宿、制售民族饰品……2017年,旅游带动了40多万农村人口就业增收,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从2017年起,贵州将每年的6月18日确定为“贵州生态日”,开展“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和“巡山、巡城”等系列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贵州实践中,用实际行动写好绿色文章,让“365天,天天都是‘生态日’”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越守越牢,绿水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说,2017年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连续7年、28个季度居全国前3位,5年减少贫困人口650万人。同时,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5.3%,市(州)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6%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优良,公众对贵州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


推荐阅读:

生态环境部部署2018—2019年秋冬大气污染攻坚

广西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雄安新区首个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主体完工

北京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