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绿色山西

2019年10月11日 09:17山西日报

     车行太行山,乔灌互补、群峰披绿、万壑葱茏;人游汾水畔,波光粼粼、芦苇摇曳、飞鸟漫步;静坐古城墙,碧空如洗、鸟语花香、沁人心脾……山西的风景里不再只有“黑”“黄”两色。

  这样的转变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逐步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分不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全方位筑牢生态屏障,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天越来越蓝。

  70年来,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上世纪80年代初实施林业“三定”,90年代进行“四荒”拍卖,新世纪开展“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启动实施了“两山”生态修复工程,围绕生态修复机制创新试验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区、“一圈一带”生态修复先导区、生态保护修复助推脱贫攻坚先导区“四大定位”,创新置换造林、购买式造林、碳汇造林、开发式造林等机制,全流域布局,按山系治理,整区域推进国土绿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统计显示,森林面积4816万亩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4265万亩,森林覆盖率20.5%比新中国成立初提高18.1个百分点,近年来每年营造林面积都在400万亩以上,目前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39个,占全省1/3。《2017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00年-2017年山西的植被生态质量改善在全国最快,生态环境呈明显转好趋势。

  站在右玉县南山顶上,松涛阵阵。这里已成为众多居民的休闲选择。60年来,右玉坚持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3%提高到现在的47.6%,已经告别不毛之地的别称,成为一个草的世界、树的王国。

  从改善治理到加大汾河干流生态补水力度,70年来,我省倾力修复生态环境,大河重现风光旖旎。

  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和大清河的流域面积占到我省国土面积的72%。让“七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实施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标志性工程加以推进,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探索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2018年9月26日,我省印发《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目前各项创新机制落地落实,汾河干流新二坝、沁河重点段河道治理和滹沱河繁峙段生态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稳步推进,“七河”流域修复初见成效。

  汾河作为“七河”治理的重中之重,我省今年首次以省政府令的方式明确汾河污水治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确保今年“庙前入黄口”水质退出劣Ⅴ类。到2020年,山西要全面消除汾河劣Ⅴ类断面。

  全方位的生态修复,让建设美丽山西的步伐坚定有力。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省就已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共建有淤地坝18161座。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从污染防治到环境空气改善明显,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0.8%。70年来,我省多措并举保护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增添蓝色名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省主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国大格局,生态环境保护紧扣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调整,坚持从转型、治污、减煤、控车、降尘五个方面入手,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全力做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工业无组织排放、工业炉窖专项整治,实施最新的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实行运输车辆全封闭上路管理等,“五管齐下”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今年8月,全省PM2.5浓度下降至25微克/立方米,为近年来最好水平。前不久,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召开期间,山西的蓝天碧水绿地,给社会各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获得了“二青蓝”的美誉。

  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生态文明建设让我省重现了万木并秀、山清水秀的美景。三晋儿女将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嘱托,不断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和路径,推动“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交融、互促,让绿色成为美丽山西的底色。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