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生态之窗”看生态之变

2019年01月15日 10:10西海都市报赵俊杰

中国园林网1月15日消息:青海“生态之窗”,一项国内领先的远程视频观测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系统通过远程视频观测,使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实时观测千里之外监测点位的基本情况。目前,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点位从最初的8个,发展到现在的35个,实现青海五大生态功能区的全覆盖,今年内争取建成70个监测点位。

接待国内各地观众200余场次

1月14日,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这个面积两百多平方米的房间,一切井然有序。随着工作人员移动鼠标,展现在屏幕上的是白雪覆盖的雪山、草地和奔流的江河。近10分钟的时间里,随着切换的画面,青海主要生态功能区的基本情况一览无余。

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李宏奇介绍:“青海生态之窗”将高端摄像设备固定在监测区域的移动塔上,通过光缆线将影像数据传回监测中心数据库,以此实现对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栖息活动变化的实时动态监测。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屏幕前,便可实时掌握每个监测点位的基本情况。

2017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将每月的22日定为“生态之窗”开放日,目前已接受国内各地观众200余场次、接待参观人员2000多人次。如今,青海“生态之窗”已成为社会各界了解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窗口。

自“生态之窗”监测系统建成运行以来,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委,广东、云南、新疆、西藏等省区环保部门,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省内政府部门、国内科研院所等单位先后参观“生态之窗”,并给予高度评价。2016年,“青海省直工委党校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实践基地”在青海“生态之窗”挂牌,党员干部可以通过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直观了解青海生态环境状况,从而加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参加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安装在三江源等地的“生态之窗”远程观测系统,如何将拍摄的数据,实时、准确传输到位于西宁的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生态之窗’使用高端摄像设备固定在监测区域的中国移动塔上,通过光缆线将数据实时传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高端摄像设备系统前端使用的是800万至1000万像素高清、星光级重载云台摄像机,可实现360度连续旋转,摄像机物理变焦范围为16.7毫米至2000毫米,是目前长焦镜头最为成熟的应用。观测距离从5公里、10公里到15公里,夜晚最远观测距离可达3公里,视频内容保存8年到10年。此外,还可以实现绊线入侵、区域入侵、徘徊检测、快速移动、智能跟踪等智能分析功能,实现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的智能检测、分析、跟踪和预警功能。”工作人员介绍。

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系统是2016年6月建成使用的,项目选址绝大多数在高海拔无人区,其中不少监测点位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长江源玉珠峰南坡海拔5100米、黄河源鄂陵湖海拔4300米、澜沧江源昂赛大峡谷海拔也有4000米,并且这些观测点距离省会西宁平均在800公里以上。

李宏奇说,三江源生态情况复杂,有草原、湿地、冰川等多种生态系统,有雪豹、藏羚羊等多种珍稀物种。此前所利用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由于遥感监测频率低,无法提供实时观测数据。为近距离观览典型区域生态类型、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他们在此基础上启动“生态之窗”远程高清实时视频观测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远程实时高清视频观测和监控。

依托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建成青海“生态之窗”。

青海“生态之窗”是省生态环境厅按照全省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特点,建成的网络化远程视频实时观测系统。该系统自运行以来,监测点位已覆盖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河湟谷地五大生态功能区。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鄂陵湖、扎陵湖、年保玉则、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澜沧江大峡谷、茶卡盐湖、可可西里以及祁连黑河大峡谷、青海湖泉湾等35个监测点位,根据规划,建设监测点位将达到70个。

目前,我省进一步完善覆盖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形成以环保部门牵头,农牧、水利、林业、气象等多部门合作的生态监测工作机制,统一监测指标、技术和方法,初步实现了部门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利用高分遥感,建立起重点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管平台。同时,将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移动执法平台和在全国率先建成的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预警系统、环境质量监测站网整合,实现了监测监管的协同联动。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生态之窗”的运行,不仅将获取的数据及视频资料通过环保业务专网传输至青海环保云平台海量存储系统,还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起到技术支撑作用。未来还将开展湿地、冻土、冰川、环境质量等因子的长期全面监测,系统全面掌握青海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成效评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全国率先建立“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

2016年8月4日,青海“生态之窗”远程视频观测系统,在五道梁青藏铁路大桥附近拍摄到成群的藏羚羊顺利通过迁徙通道的大场景。“这是位于五道梁的监测点,从画面中看到,成群的藏羚羊里有身体健壮的,也有幼小的,有四百多只。”李宏奇说,藏羚羊迁徙的盛大场面,人工难以捕捉,而悬挂在铁塔顶的“生态之窗”摄像机,不干扰藏羚羊正常生活,就能轻松完成拍摄任务。“生态之窗”可以24小时实时拍摄监测点位所发生的情况,如果在监测点内出现盗猎者身影,也能视频记录。

2017年10月2日,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观测点接近3公里长的狭长区域,一群普氏原羚时而觅食、时而奔跑,享受着美食和美景。工作人员从截屏的录像资料里统计发现,在3个小时内,有260多只普氏原羚出现在视频监控范围内。

2018年12月29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野马岭,520多只藏野驴大种群集中觅食的壮观场面被悬挂在塔顶的青海“生态之窗”系统全程记录,监测总时长达3个小时,当天还观测到赤狐、狼等野生动物活动画面,观测资料已上传至青海环保云平台海量存储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青海“生态之窗”实时观测点位的藏野驴种群实时观测数量较以往大幅增长,这与玛多县野马岭区域湿地草地面积增加、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及栖息地环境改善有密切关系。

青海“生态之窗”运行以来,省生态环境厅采取自动及人工值守方式,近距离观测研究藏羚羊、普氏原羚、藏野驴、黑颈鹤、野牦牛、雪豹、青海湖裸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的典型活动,并通过青海环保云平台海量存储系统,不断积累观测资料。

推荐阅读:

武汉松滋稻谷溪成生态修复“样板间”

湖南常德:汉寿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

小秦岭生态修复的启迪

土壤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启动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