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7日消息:去年,滨海新区全力提标提速保护修复北大港湿地,全面完成渔铺、构筑物拆迁,基本实现种养殖业退出,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补水,全年新增有水湿地达13平方公里。随着湿地面积的不断增加,生态得到涵养,北大港湿地为野生动物迁徙、栖息,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良好环境。
据了解,作为世界八大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北大港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的重点节点,但该湿地每年降水量在700–800毫米之间,而蒸发量则超过1000毫米。因此,除自然降雨外,生态补水成为维系湿地环境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共建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自去年以来,滨海新区积极贯彻落实全市湿地保护重要部署,探索建立湿地长效补水机制,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补水工程,呵护好影响区域环境的重要“绿肺”,保持好生物的多样性。
“在市水务局支持下,2018年10月17日,北大港水库生态补水正式启动,补水将一直持续到今年4月份,计划补水量可达3亿立方米以上。”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孙宝年昨日对记者说。
据介绍,生态补水水源主要来自海河、独流减河上游水域,补水期间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入塘水质优、水量充足。在补水的同时,北大港湿地还连续第六年增殖放流, 分批次投放鱼苗1万公斤,为鸟类提供食物补给,并不间断地开展植被修复,相继恢复芦苇、碱蓬等耐盐植物,实施互花米草治理等,同时从鸟类心理出发,探寻其 需求,或重建植被,或搭建小岛,或加快湿地核心区渔铺、构筑物等生产经营点清退速度,对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链展开悉心、科学的保护。
截至目前,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4887公顷,相当于大港地区面积的三分之一,等同于174个天津水上公园的大小。
北大港湿地野保站站长阳积文告诉记者,有水湿地面积增容后,带来明显的生态改观。今年10月份,北大港湿地迎来黑翅长脚鹬、环颈鸻、白鹭、绿头鸭等80多种近10万只珍贵野生鸟类。有几十只留守东方白鹳已在湿地安家,去年夏天孵化出10只小白鹳,是历年最多的一次。
阳积文说,候鸟对环境要求很高,如果生态指标达不到要求,它们会放弃此地,另作他选,而北大港湿地就是它们经过千挑万选后的选择。
孙宝年表示, 按照湿地保护修复要求,目前,湿地管理部门已制定北大港水库构筑物拆除工作方案,成立委员会专门负责拆除北大港水库渔铺、构筑物及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工作。 今年,湿地还推出最新保护性“捕捞方案”,要求临近村庄渔民生态养殖、科学捕捞有序展开。对于清退的养殖户,湿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渔民一定补偿,引导其自 谋其他生路。未来,随着清退工程的推进,北大港湿地总体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湿地整体生态系统结构也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推荐阅读:
(来源:津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