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蓝天保卫战”任务完不成必问责

2019年01月22日 08:48北京日报

中国园林网1月22日消息:1月21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发布会。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为2.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PM2.5浓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

能巩固住51微克/立方米就是最大胜利

2018年,北京大气治理取得不错成绩,PM2.5浓度下降至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已经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56微克/立方米)。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解决传输通道的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北京空气污染改善的当务之急。

刘炳江说,北京在2016年制定56微克/立方米的“十三五”目标的背景是,2014年、2015年、2016年北京每年PM2.5浓度只下降大约3微克,所以后面制定规划是每年下降5微克,一共下降30%,这个力度在当时看已经够大了。2017年“大气十条”收关,北京以58微克/立方米圆满完成目标,非常不容易。这也是以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优化调整的一个典型案例。

刘炳江坦言,北京已经可以宣布彻底解决燃煤型污染,同时对于机动车的治理措施也是非常精细化、精准化。北京自身的减排量已经不足以支撑PM2.5的大幅下降。影响在哪儿?就在大气传输通道。他说,2013年传输通道上PM2.5浓度最高的城市每立方米比北京高70多微克,现在高20多微克,这里面还有下降空间,所以解决传输通道上的污染成为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当务之急,具体到今年,北京能巩固住51微克/立方米,就是最大的胜利。

重污染预报准确率已经接近百分百

发布会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介绍,目前在重污染预报方面,对重污染来不来的预报准确率已经接近百分百。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是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官方管理机构。贺克斌说,目前,整个攻关中心对区域性重污染的预测预报、会商分析、预警应急,以及每次应急后的实时跟踪评估和专家解读,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全流程应对体系。现在区域应对重污染的能力显著提升。

贺克斌说,攻关中心还开展城市颗粒物来源解析、排放清单编制与“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初步摸清了“2+26”城市污染特征和来源,提出了“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在重污染预报方面,从之前的3天精准预报和7天趋势预报突破到3至5天的精准预报和7至10天的趋势预报,重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近100%,为重污染的提前应对赢得了管控时间,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累计起点和峰值浓度,大大提升了重污染应对的时效性。同时,结合高时空分辨率的精细化排放清单产品编制了重污染应急预案,应急措施实现了精准化、动态化、差异化调整,大大提升了重污染应对的有效性。

“蓝天”任务完不成将约谈、限批

2018年至2019年大气治理秋冬季攻坚行动以来,“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8%。对于一些地方秋冬季攻坚期间出现空气质量反弹的情况,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明确表示,“军中无戏言”,完不成任务的城市,必将问责。

刘炳江说,生态环境部每个月都在通报各地空气质量的改善情况。攻坚行动方案中给各地下达改善目标时,已经对气象因素有充分的考虑。既然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战”,就是“军中无戏言”,有些市长强调的“气象条件恶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或者怨区域传输,这些都不能成为理由。一旦完不成任务,必将采取公开约谈、区域限批等措施问责。

推荐阅读:

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启动建设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安徽两会】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立法 打造生态文明安徽样板

解读《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