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稳步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实施

2019年12月20日 09:56天津日报

  生态移民


  潘庄、北淮淀两个示范镇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大黄堡保护区规划建设初步方案已完成


  土地流转


  大黄堡完成全部核心区、缓冲区10.57万亩土地流转,七里海完成核心区6.84万亩土地流转,今年完成缓冲区3.29万亩土地流转


  湿地修复


  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大黄堡湿地建立核心区55公里围网;北大港湿地利用本土耐盐植物,恢复湿地600亩,治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450亩;团泊湿地开展区内西堤北段退化湿地修复工作;七里海湿地建成49公里环核心区围栏及围栏监控设施


  日前,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稳步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实施,对875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区全面升级改造,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土地流转、湿地修复等重点工程,恢复湿地功能。


  推进生态移民 持续生态补水


  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路红介绍,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落实。为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工程,规划将七里海湿地缓冲区5个村分别迁入潘庄、北淮淀两个示范镇,大黄堡核心区4个村、缓冲区5个村庄进行外迁。目前,两个示范镇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大黄堡保护区规划建设初步方案已完成。全力推进土地流转,除部分建成村庄、道路外,大黄堡完成全部核心区、缓冲区10.57万亩土地流转,七里海已完成核心区6.84万亩土地流转,今年已完成缓冲区3.29万亩土地流转。


  我市对湿地自然保护区持续实施生态补水,在2017年、2018年基础上,2019年完成补水4.14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向好发展。“今年北大港湿地建立了多种水源的综合补给机制,完成了3.19亿立方米补水。保护区有水湿地面积由2017年的140平方公里,到目前达到了240平方公里。”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尚成海介绍。


  修复整治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


  我市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其中,大黄堡湿地建立核心区55公里围网,完成河道疏浚,实施鱼塘疏通、野生动物栖息地改善等修复工作。北大港湿地利用本土耐盐植物,恢复湿地600亩,治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450亩,并开展芦苇刈割复壮等工作。团泊湿地开展了区内西堤北段退化湿地修复工作。七里海湿地建成49公里环核心区围栏及围栏监控设施,原有渠道疏浚,鸟岛堆建及改造,堤埝拆除、地形地貌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时对部分苇地进行了旋耕复壮及芦苇和水生植物栽植工作。


  “过去由于水源短缺等多方面原因,七里海湿地数万亩芦苇生长逐年退化,产量不足历史最好水平的三分之一,亩产只有600—700斤,现在疏通了水系、引进了水源,芦苇再现生机勃勃,据测算,如今亩产可增加200—300斤,为大量候鸟提供了栖息地,也有效提升了七里海湿地‘绿肺’功能。”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陈力说,“为了拓展鸟类栖息繁衍地和觅食地,我们在原有养鱼池堤埝基础上,堆建鸟岛浅滩,形成了近1000亩、数十处大小不一的鸟岛,营造浅滩约1.5万亩,水域内生长着大量野生繁养的小鱼小虾,吸引了燕鸥、长脚鹬、苍鹭等20多种珍稀候鸟在岛上筑巢繁衍。”


  生态环境良好 候鸟数量持续增长


  通过规划实施,我市湿地保护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湿地功能不断恢复。根据市生态环境局监测中心开展的生态保护状况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结果分析,我市四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均为优良。生态环境的好转,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候鸟在此迁徙和停歇。据观测,2019年北大港湿地过境候鸟数量累计达到100万只,相较往年增长5万只左右。观测到的候鸟种类达到276种,比2017年的249种增长了10%。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莫训强告诉记者:“近年来,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对我市鸟类资源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天津有记录的鸟类总数为448种。尤其是今年,到达天津的东方白鹳群体数量非常庞大,最大一群达到1200只左右。这一方面是由于东方白鹳属于高度依赖活水面觅食的鸟类,一旦水面结冰就无法觅食,今年入冬以来寒潮来势凶猛,促使候鸟由北向南加快迁徙。另一方面,天津湿地保护区面积广大,生态环境良好,为鸟类提供了天然‘庇护所’。”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