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海省国土绿化公报

2019年03月29日 09:22青海日报

中国园林网3月29日消息:2018年,我省国土绿化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殷切嘱托,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四个着力”,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部署,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新成效,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青海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

4月11日,省委书记、省长王建军同志与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驻军主要领导,海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及当地干部群众1.1万人,在曹家堡机场北坡义务植树基地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全省适龄公民履行义务植树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各市、州、县绿化委员会成立了“双组长”领导机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在植树季节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0月15日,省绿化委员会与海东市政府召开了秋季义务植树“大会战”动员大会,在全省启动了秋季义务植树活动,适龄公民参加人数达50万人次。各地结合植树节、荒漠化宣传日等生态节日,加强绿化宣传活动,大力推进“互联网+义务植树”试点,积极申报“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新建成一批志愿者林、青年林、巾帼林、援青林等义务植树基地。通过开展植树造林、认建认养、管护劳动、绿化宣传、生态保护、抚育管理等活动,不断丰富义务植树的内容和形式,义务植树尽责人数和尽责率明显提升。全省共完成义务植树1500万株。

二、大规模国土绿化提质增速

始终把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加强领导,统筹推动,狠抓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绿化动员大会,开展春秋两季造林大会战,掀起国土绿化新热潮。国家林草局在西宁召开了全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现场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国土绿化工作,推广我省成功经验。省政府出台《关于创新造林机制激发国土绿化新动能的办法》,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建立起了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和绿化冠名权等造林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大力推进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综合治理、三北、天保、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加快西宁、海东南北山及西宁机场周边等重点区域绿化,西宁南北山绿化三期工程提前完成。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20万亩年度造林任务顺利完成。全省共完成营造林406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05%。新创建3个森林城镇、5个森林乡村,5个全国生态文化村。

三、部门绿化成效显著

各部门、各系统、驻青部队、学校院所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宣传部门积极宣传国土绿化事迹,动员全社会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少年参与国土绿化,积极开展“保护母亲河”等活动,广泛动员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植树护绿活动7.7万人次,植树126万株。妇联组织动员妇女投身于国土绿化,营造“巾帼林”等。教育系统将校园绿化纳入国土绿化总体部署,推进校园绿化美化,组织广大师生参与保护自然、改善生态绿色实践活动,参与国土绿化活动19.92万人次,完成校园绿化0.37万亩,新绿化校园2255所。生态环境部门认真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全年查处违法案件261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持续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城镇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进一步优化。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9.33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1.12%;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达3.2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18平方米。交通运输部门不断加大公路沿线绿化投资力度,大力开展绿色景观廊道建设,完成绿化里程5144公里。水利部门坚持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重点绿化区域水利管网配套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76万亩。农业农村部门以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和草原保护为重点,整体推进垦区、牧区环境绿化美化。铁路部门以建设绿色通道为重点,完成兰新客专沿线绿化75.9公里,绿化面积达1452亩,并完成7个站区及生活区306亩绿化美化工作。

四、防沙治沙工作持续推进

全省共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23万亩。完成贵南县鲁仓、冷湖行委两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年度建设任务,封禁保护沙化土地34.7万亩。新增乌兰县灶火、玛沁县昌麻河2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都兰县、贵南县、格尔木市、共和县、海晏县5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完成治沙造林1.29万亩。加快推进12个国家沙漠公园建设。认真开展沙尘暴应急工作,全省全年共出现沙尘暴天气23次,未造成重大自然灾害。

五、森林草原资源保护持续强化

坚持依法治林,严守林地和森林红线,积极开展林地清理排查和严厉打击专项行动。审批征占用林地201项,有力支持了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开展“绿盾2018”、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进跨省区、跨部门联合执法,全年查破案件1145起,处理6041人次,形成有力震慑。首次开展珍稀植物调查和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完成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全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加大草原执法力度,严查草原违法行为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年办理草原征占用审批187项。完成了全省古树名木普查。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制,全省连续32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332万亩,有力地保障了森林草原资源的安全和森林健康生长。

六、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稳中向好

保护优先,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草原管理职能,深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建设禁牧、休牧、轮牧围栏1050万亩,治理黑土滩245.5万亩,防治草原鼠虫害3940万亩,鼠害扫残4020万亩,防治毒草159万亩,建设人工饲草基地9万亩,建设储草棚2.8万平方米。落实草原禁牧2.45亿亩,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提升。天然鲜草亩产196公斤,较上年增加8.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取得成效。

七、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

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协调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沙漠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建设,新建2个国家湿地公园,建成首个省级湿地公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实行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月报告、月通报制度,雪豹、普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实施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湿地保护工程,完成湿地生态效益补偿22.4万亩,退耕还湿1万亩,湿地保护恢复力度前所未有。在西部五省区率先启动泥炭沼泽碳库调查。覆盖全省、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形成。

八、林业草原重点改革深入推进

完成省级林业和草原机构改革,开启林业和草原融合发展、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功能区划、生态监测、执法监管、管护站点同步推进,探索建立了“村两委+”社区管护新机制,矿业权全部退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通过省级验收,3415万亩森林纳入保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九、生态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着力打造有机枸杞品牌,认证有机枸杞17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成立“青海都兰有机枸杞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藏药基地加快建设,种植面积达24万亩。林木苗圃突破16万亩,生产苗木近11亿株。林麝等野生动物繁育快速增长,总量近35万头(只)。生态旅游接待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较2017年增长一倍。森林康养、花海乡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旅游经济新亮点。全省林业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值达到69.42亿元,较2017年增长35%,带动全省20%的农牧户增收致富。

十、林业和草原生态扶贫精准发力

坚持产业带动、造林务工、奖补增收、管护就业和定点帮扶综合施策、多措联动,生态扶贫实现新突破。产业带动12.4万农牧户户均增收1.39万元,人均增收2634元。通过兑现森林生态、天保工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国家补助政策,直补农牧民各类资金10.24亿元。林草管护员设置与扶贫精准衔接,新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3000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林业草原生态管护员达4.99万人,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实现稳定脱贫。

2018年全省国土绿化建设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面临国土绿化地块落实和造林难度增大、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刚刚起步、新造林地后期管护困难等各种问题相互叠加,纵深推进国土绿化的难度加大等许多问题和挑战。今后,我省国土绿化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全面深化林业草原改革,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持续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全力推进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推荐阅读:

湖北武汉绿化“尖板眼” 四季美景随处赏

中花协绿化观赏苗木分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召开

甘肃兰州:加强城市园林绿化 增绿扩绿建设城区绿色通廊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荚蒾等8种植物跻身绿化主力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