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一手抓生态保护 一手抓产业转型

2019年04月08日 09:37甘州在线

中国园林网4月8日消息:“179个红点,代表179个环保问题的具体位置,点开后,能看到整改前后的样貌对比。”甘肃省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副调研员韩多钢指着监控大屏幕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通过卫星遥感、地面监测、数据集成、比对分析、异常预警、常态监管等手段,张掖市建立起了“天上看、地面查、网上管”的天地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张掖是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与修复的主战场。据统计,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198.72万公顷,其中张掖段151.91万公顷(含中农发山丹马场),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44%,占张掖总面积的36.2%。通过建立“一库八网三平台”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张掖市实现了对全市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提高了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环境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有效维护了祁连山和黑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全域生态安全。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多深入的思考。”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表示,张掖将坚决担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按照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的要求,不断增强生态保护修复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切实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为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的常态化监管,张掖市以2017年9月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生态环境问题完成现场整治时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每月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域进行一次遥感监测,并通过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将疑似问题点位推送至相关执法人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检查核查、及时完成整治。韩多钢告诉记者,从遥感监测来看,2018年度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生态环境恢复良好。

张掖市抓住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机遇,谋划实施了总规模200万亩、总投资55亿元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一园三带”造林绿化示范建设,2018年完成人工造林31.1万亩,带动全市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面积50.8万亩。

按照中央相关通报和《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方案》要求,张掖市确定重点实施8大类34项整改任务,全面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截至目前,34项整改任务中28项已完成,需2020年前完成的6项任务正在推进中。

原环保部约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新闻媒体反映和全面自查清理出的179个具体问题完成现场整治,矿业权、旅游设施项目分类退出和水电站关停退出工作全部完成。

“我们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正在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杨维俊表示,张掖市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兴生态工业和全域生态旅游业,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据了解,张掖市出台了《张掖市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筛选储备绿色生态产业项目382项,并出台财税支持、人才支撑等相关配套政策,最大限度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围绕水土光热等资源禀赋优势,张掖市提出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其中,海升农业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园、凹凸棒石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电子智能终端产品产业园等8个生态型产业化项目正有序推进。

张掖市以全域旅游引领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全市游客接待量突破3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亿元,以旅游为引领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推动转型发展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主任袁得平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张掖丹霞大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1万人次,同比增长43.6%,旅游接待人数超历史同期水平,实现淡季不淡、首季“开门红”。

推荐阅读:

小秦岭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打造三大生态高地

北京世园会:体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成果

明年北京有墓地区均建一处生态墓园

(来源:甘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