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大都市,乡村振兴该以什么方式“打开”

2019年05月24日 16:19中国经济网张梦洁 周琳

樱花落了,金山“花开海上”生态园的200亩满天星“接力”绽放;桃花谢了,浦东的“桃花节”限定伴手礼依然热卖,青青桃果挂枝,认养桃树的“城里人”络绎不绝……

春有花事灿若云霞,夏有瓜果沁人心脾。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郊区乡村面积占了陆域总面积的85%左右,全市90%的绿叶菜、70%的鲜奶和20%的水产品供应都来自郊区。都市人无需远游,就可在江南水乡寄托田园牧歌的“乡愁”。

有颜值更有气质。以“花”为媒,春光未了,上海郊区正在创造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续写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

“花开海上”,三产融合走好“可持续”

清晨的待泾村,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黛瓦白墙的村落掩映在葱茏绿意间,清澈的水渠蜿蜒流淌。54岁的刘林一家五口居住于此。

待泾村地处金山区朱泾镇的最西面,受资源环境限制,常年庄稼没收成、产业不落地,村民大多靠外出打工谋生。刘林却决定“再也不出去了”。“村里打算选一批农宅试点做农家乐和特色民宿,我打算改造一下自家这三层小楼。”刘林满怀期待地说。

留住刘林的,是距离他家一公里的金山“花开海上”生态园,全园种植600多个品种的花卉草木,花期贯穿四季,开园两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今年3月底,上海启动首个市级大型文旅主题活动“看大戏·游上海——百万市民看上海”,重点推出的40条特色线路就包括金山的这条“穿越最美花海之旅”。“今年4月的入园客流量预计超5万人次,同比增加约50%。”生态园副总经理包美人说。

这个新晋“网红”景区和待泾村民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2014年,朱泾镇调整规划,从待泾村民手中流转出土地,引进社会资本对2000亩林地进行整体开发,其中核心区的600亩用于打造“花开海上”生态园。

围绕这片绚丽花海,朱泾镇正以乡村游带动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盘活农村“三块地”资源,加快打造集休闲、文创、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带动农民增收。“2016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两万元出头。现在已经超过三万元,有的达到四五万元。”待泾村村委会主任彭雷辉说。

除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待泾村的环境也从脏乱差变成“大花园”。因为需要和“花开海上”共享村里的绿化、水渠、道路等基础设施,以此为契机,待泾村整治了全村的16条河道,铺设了17公里的水泥道路;大规模拆违、种树,全村绿化覆盖率超40%;垃圾分类渐成村民“新时尚”,提升宜居品质,留住村庄韵味。

文化走心,记得住乡愁也看得见发展

走过29个年头的上海桃花节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品牌节庆活动。尽管已于4月中旬闭幕,在“新桃花源”的公众号后台,至今仍能源源不断地收到桃花节限定伴手礼的订单。“古镇+乡旅+文创”的有机融合不断释放发展新活力。

桃花节限定伴手礼包括“桃圆圆”(汤圆)、“桃麦麦”(烧麦)、“桃粽粽”(粽子)、“桃甜甜”(蜜桃乌龙茶和软糖),都是新场古镇口碑最好的老店家手工制作的。新场古镇位于浦东南部,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传统美食资源丰富但特色不强、包装简陋。“光是为了找到适合添加上色的粉色天然色素,团队和店家来回商讨、试验了半个多月。”90后“创客”冯芝倩说,普通烧麦3元一只,“桃麦麦”3.5元一只,桃花节期间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

位于新场镇西南角的新南村也因年轻“创客”的到来改了面貌。一间农舍外墙因英国艺术家绘制的一对振翅高飞的桃花翅膀,成了游客自拍的“网红”打卡地;桃林里的闲置土地被翻整成草坪,搭建透明“泡泡屋”,供游客野餐、观光、露营。据统计,整个桃花节期间,新场镇接待游客超过23万人次,同比增长近70%。其中,首次被纳入桃花节推荐景点的新南村接待游客8.3万人,带动作用明显。

如今桃花已经凋谢,在上海雯礼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桃园里,一个个毛茸茸的青色桃果已经挂上枝头。“每个周末都会有游客来认养桃树,或者来看他们认养的桃树长势如何,浇水除草,参加一些亲子互动活动。”合作社总经理李敏说,认养一棵桃树约1200元,预计7月结果,产量200斤左右。认养桃树的创意既能拓宽桃子的销售渠道,也能持续吸引旅游客流。

为了服务更多“创客”团队,新南村用闲置集体用房改造成乡创中心,总面积约300平方米,专门设置“创客”联合办公区,提供给有需求的团队对接资源、开展活动。

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里,正在出现越来越多80后、90后“城归”的身影。与此同时,一系列创新创业的保障机制和优惠扶持政策让他们回得来、留得住、做得好。乡村成为新时代年轻人追梦的沃土,是对“记得住乡愁,也要看得见发展”的诠释。

打好“生态”牌,抒写新时代的“桃花源记”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崇明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上海最远的郊区。从市区驱车,穿过长江隧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正在抒写一部新时代的“桃花源记”。

2018年,崇明新建2.74万亩生态廊道、1805亩公益林和996亩规模化标准化经济果林。各乡镇按照“一镇一品”要求,于镇区主干道两旁带状栽植了玉兰、樱花、合欢、海棠、梅花、桂花等木本花卉,形成点面分布、全区各异、全年花盛的缤纷景象。

从空中俯瞰,一朵硕大的“海棠花”落在三星镇的土地上。四月下旬,10万株、5500亩、60多类海棠竞相绽放,满目旖旎。

漫步新安村的海棠左岸,繁花蹊径,绿水环抱。除休闲观光,它更是新安村田园综合体污水处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崇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30%,打造“海上花岛”。

2018年,崇明成功取得了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举办权,这是我国花卉园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花事盛会。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筹备组办公室负责人陈群表示,崇明将以举办花博会作为加快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花田、花路、花溪、花宅、花村”等为重点,因地制宜打造“一镇一园”“一村一园”特色景观;放大花博会溢出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医疗健康、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绿色金融等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加快培养壮大生态产业集群。

有了乡村的滋养,城市才能生生不息,持续发展。“赏繁花野趣,享诗意栖居,做足生态产业,崇明要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凸显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与独特品质。”陈群说。

推荐阅读:

日照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安徽:“鲜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花木之乡”结出乡村振兴“丰收果”

孝感云梦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