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一个重要抓手,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村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但是,普通农户在土地上收益较少,多靠外出打工挣钱,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农业“接班人”难找。比如,河北易县桑岗村1985年出生的11个小孩,目前只有一个留在村里。
乡村振兴必须聚拢人气,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才能振兴乡村产业,为城市提供有效供给。
近期,笔者发现不少乡村,田地荒芜严重,本是大战“红五月”的农忙时节,却一片闲适。难怪近来城市蔬菜水果价格上涨厉害,恐怕也与农村生产不足有一定关系。
客观讲,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只要人类存在,这种需求就永远不会停止,农业永远不会失业。特别是中国有13亿多人口,吃饭问题始终要靠自己解决,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都会有几亿农村人口。这几亿农村人口,就是乡村振兴的主体。
目前,最大的难点是作为主体的农民不够稳固。中国农大教授何慧丽认为,现在“许多农民不想当这个主体。如果主体缺位,有钱也很难办成事。上面拨钱谁来用?用在谁身上?这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的确,农村是块广阔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如果缺少农民这个主角,即使是地方政府想大干一场,商业资本摩拳擦掌,还是难以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所以,乡村振兴必须解决“接班人”问题,让农民来“唱主角”。可以想象,村庄没有人气,产业如何兴旺?乡村何来振兴?留住乡村人才和人气的关键,是将以农民为主体落到实处,需要全社会尊重农民,充分发掘农业潜力,既要让农民口袋里有钱,又要让农民觉得从事农业很体面。
当务之急,必须把乡村人才振兴放在首位,出台“农村人才新政”,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农民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振兴要在城市“新需求”和农村“新供给”结合上下功夫,必须要让农民“唱主角”,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