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将研究起草

2019年05月30日 09:35北青网

昨天,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记者会。会上发布了《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生态环境部组建以来第一份生态环境年度报告。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介绍了公报的主要内容。大气方面,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稳定改善。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记者注意到,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11.8%,其中北京优良天数比例为62.2%,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

淡水环境方面,全国地表水1至3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劣五类断面比例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海洋环境方面,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管辖海域夏季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6.3%。自然生态方面,全国生态环境优和良的县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4.7%,全国共建立了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50个,总面积147.17万平方千米。全国辐射环境质量和重点设施周围辐射环境水平总体良好。

公报还显示, 2018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48毫米,比2017年略低,为1980年以来第六高。

此外,《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也于昨日发布,这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整合到生态环境部之后,首次由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面反映我国管辖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整体稳中向好。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点位比例为74.6%,同比提升了6.7个百分点。

工作计划

联合六部委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

谈到下一步工作计划,柏仇勇介绍称,下一步还将做好两件事。一是今年联合六个部委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通过监测技术大比武提高各级各类机构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因为提高数据质量的核心是靠各级监测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是核心。外部检查主要起警示、威慑作用。我们通过技术大比武,整体把监测系统监测队伍的技术能力提升,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二是将研究制订起草《生态环境监测条例》,通过条例的制订,进一步明确各级生态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保护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推荐阅读:

内蒙古:走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和谐之路

兰州西固生态小康村镇绿化行动快效果好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蚌埠实践

河南鹤壁:生态廊道“穿针引线” 串起城区融合发展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