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花卉产业

2019年06月11日 09:43宁夏日报

6月4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西部花卉产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运营模式、品牌建设,以及大数据、金融如何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为西部花卉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张黎:打造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

宁夏大学农学院教授张黎就如何打造银川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银川市在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交通区位条件、气候条件和农业设施等方面优势明显。”张黎说,银川市设施花卉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已初具雏形。同时,兴庆区农业高科技智慧示范园区的建立,也为提高花卉生产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以及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硬件支持,促进了当地花卉生产品质和质量的逐步提升。

他认为,银川花卉产业仍存在原创性能力不够、产业化程度底、标志性成果少、区域性特色品牌产品少、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未来,可以以花卉基地和花卉企业为载体和平台,提高本土花卉新品种转化率和花农对科技的吸纳能力,并促进花卉知识、技术、信息、服务等进村入户。”张黎建议,银川市应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研发花卉新品种及生产配套技术,在优质鲜切花的标准化生产、先进管理技术推广、优化发展特色盆栽花卉、草本花卉优新品种专业化生产、花卉生产轻简化栽培技术研发及花卉高效高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

毛海鹏:花卉零售业品牌战略及新模式

云上拾花艺术中心(培训学校)创始人毛海鹏,曾长期担任媒体高管和亚洲最大的花卉市场运营方高管,对花卉零售业品牌策略有着独到的见解。

“从35年前云南斗南种下第一枝鲜切花到现在,我们的花卉产业只是完成了消费启蒙,中国的鲜切花产业才刚刚起步。”毛海鹏说,全国性品牌少、全产业链品牌少、消费市场品牌少、行业品牌影响力有限、线上线下品牌割裂等都是国内花卉品牌营销的短板。

毛海鹏认为,花卉正逐渐蜕变为一种文化产品。其独特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很少有其它品类能比拟。同时,花卉与旅游、文化、养生等其他产业间能更好地交叉共融。

在毛海鹏看来,一定的规模、标准化及文化符号是打造花卉品牌的三大核心。他建议,可以借助短视频、直播、自媒体、本地传统媒体等,对花卉品牌进行节点式传播。同时,利用好当地各类商圈的人气和流量,做一些创意性营销实现“吸睛”。在打造线上品牌的同时,辅以线下地推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加入,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张启翔:西部花卉产业的形势与挑战

“各省区正在形成区域性特色,云南主打鲜切花、盆花,广西主要是热带花卉,新疆、甘肃、宁夏多为抗寒抗旱观赏苗木。”在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看来,西部12省区花卉产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并不平衡。

张启翔说,这些年西部花卉苗木产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云南甚至已成为世界八大花卉主产区之一。但相对的,西部地区花卉总体消费动力不足,相关人才的缺失也使当地花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引进品种多、区域特色花卉研发及乡土资源开发不够等因素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西部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

一番“把脉”后,张启翔给出了十六字建议:“利用优势,就地研发,适地应用,全国销售。”张启翔说,差异性发展和多样性发展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根据所在地区环境条件以及人们对花卉产品的需求强化研发,才有望形成独特的区域优势。

“想要突破瓶颈,创新是关键。”张启翔建议,西部地区可以尝试加强花田花海、花廊花谷等特色花卉景观营建,将花溪、花境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提高花卉产品多样性应用水平,并着手进行花卉旅游产品的策划,实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 

推荐阅读:

第四届中国西部花卉产业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贵州黔西南5.3万株花卉出口越南

昆明宜良打造“中国花卉苗木之城”

福建屏南: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速

(来源:宁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