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9年06月11日 09:55中国社会科学网

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致贺信,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累积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当前,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密切跟踪研究生态环境风险的新特点,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强生态环境风险意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越来越浓。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文明兴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上,我们应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实践证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之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之一,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这些都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举措。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努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应对生态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法治。坚持法治思维,是应对生态环境风险,破解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重要途径。一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改革举措,关键是抓好落实,坚持依法办事,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在涉环保项目的审批、论证、环境影响评价、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制度,不得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加大破坏环境的违法成本。三是针对一些影响较大的环保问题,引导人们遵守法律,依靠法律来解决这些问题。

推荐阅读:

生态中国·一蓑烟雨梦江淮

新疆边城农牧民“转岗”生态护林员实现就业脱贫

推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打造现代精品苗木基地

绍兴王坛镇:把乡村振兴镌刻在绿色生态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