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之路。绿色,已经成为徐州一张最靓的名片。
6月11日,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的“2019徐州城市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在云龙湖畔举行,与会的知名专家、政府领导表达了对徐州绿色发展的期许与建议。
本次高峰论坛以“城市韧性赋能新经济”为主题,邀请到联合国、德国、俄罗斯等近二十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机构代表、相关专家学者和中国相关领域的院士、教授专家作为嘉宾,共议城市转型创新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改善的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
绿色发展赋予徐州新动能。在致辞中,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介绍了徐州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他说,“徐州从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出发,不再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的四大转型,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位样板。”
在绿色发展、生态修复、城市转型的路径上,徐州提供了实践经验、贡献了徐州智慧。近年来,徐州因地制宜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先后对19.72万亩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再造,建成了潘安湖湿地、九里湖湿地、督公湖等一批生态湿地公园,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治理成为全国生态修复的典范。坚持矿山治理、生态修复、土地利用、景观打造“四位一体”,全市累计完成宕口绿化2.5万亩,治理山体200多万平方米,昔日煤城变得水美山清。
研讨环节,徐州市长庄兆林就《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徐州实践》发表演讲,总结徐州推进产业升级、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城市更新等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无废城试点建设为契机、率先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制度体系、体系和技术体系、大力推进工业围体度物减量和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生活垃扱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徐州模式。”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吴红波在谈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话题时提到,“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制定健康城市规划,以政策和投资支持更清洁的交通工具,使住房、发电和工业更加节能,改善城市废物管理,使环境更美好,空气更清新。”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莱布尼茨生态城市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伯恩哈德穆勒,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光学监测领域专家刘文清,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彦随等也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经验分享。
会上,徐州集中发布了《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徐州生态修复与创新区规划导则》三部文件,总结治理经验,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系统性、可操作的指导标准。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