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新农民”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19年06月19日 10:29中国昌吉网刘茜

乡村要振兴,必须有能人。在自治州各乡村,悄然兴起了一股能人回乡创业的热潮。

5月11日一大早,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下三工村,29岁的严相涛正帮助村民查看葡萄长势。几千亩葡萄园里,葡萄藤已经攀上了藤架,结出的小果实挂满枝头。

当许多农村年轻人背着行囊,一拨拨离开家乡外出“追梦”时,2012年,严相涛从塔里木大学毕业后,决定回乡创业。当年,他贷款20万元在村里承包了40亩地种植红提葡萄,栽种、修枝,每天要在地里辛苦劳作十几个小时。在经历了摸索、试验、失败、成功后,严相涛不仅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创业大道,还带领当地村民一起致富。

2015年,严相涛牵头成立了众义农民专业合作社,葡萄种植面积达2700亩,拥有42间保鲜库,库容达5000吨,年销量16000吨,从种植到加工再到包装销售,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带动103户果农入社经营。黑龙江客商葛延龙常年从事果蔬出口业务,对品质要求很高,去年底,他在这里一次就采购了1100吨葡萄。目前,合作社90%的鲜食葡萄出口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

“大雁归巢,人才回流”渐成气候的背后,是自治州不断加大对返乡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引导返乡青年扎根基层,带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天气渐热,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一个酿醋作坊里,周慧霞和她的3个姐妹忙得不可开交。

4年前,木垒县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对月亮地村古村落进行改造提升,村委会向村民发出重建手工酿醋作坊的倡议,周慧霞和3个好姐妹都有祖传酿醋手艺,大家一合计便决定一起干。做醋的原料用的都是本地产的小麦、青稞、高粱、黑豆等。手工醋“曲儿香”每公斤10元,因味道醇厚,3公斤一壶的手工醋吸引了大量游客购买。

伴随着木垒县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古村落的改造提升,传统手工艺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现在,村民们纷纷重拾手工挂面、土豆粉条、手工胡麻油、风干馍馍、手工布鞋等传统手艺。

自治州计划在3年内引导和支持3万名返乡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持续加强农业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到2020年,农业旅游带动农村新增就业达到10万人,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旅游创业就业乡村,不断推动旅游富民产业发展。

5月15日,在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村民戴德英的有机蔬菜基地里,农业技术专家正在给菜农们讲授蔬菜菜干加工、包装储藏等技术。戴德英从2013年起种植有机蔬菜,如今蔬菜基地渐成规模,全年可带动周边2000多名农民就业。为了提升附加值,现在戴德英开始探索蔬菜深加工工艺。

如何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留下农业人才,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是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的内生动力。

为持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2018年12月7日,州党委常委会审定通过《昌吉州关于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若干政策意见》,鼓励要素聚乡、能人回乡、乡贤助乡、市民下乡、企业兴乡,着力打通资本、技术、人才向乡村回流通道,推进乡村创业、创新、创造,全力打造有活力的新乡村。

推荐阅读:

乡村振兴,应做到“三个坚持”

山东滨州:苗木卖遍大半个中国 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深挖乡村治理模式 提升乡村振兴品质

连云港发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

(来源:中国昌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