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探索中心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2019年07月15日 09:29中国环境报

湖山拥福,田地生辉。作为深圳的CBD,福田区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地走“经济与生态协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福田区自2011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区以来,首创多项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形成诸多中心城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进经验。

近日,福田区举行了“自然教育体系构建及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馆启用仪式”,通过传播生态环境理念,打造“自然教育之城”,进一步推动福田生态文化向着“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目标迈进。

福田区副区长朱伟华表示,区委、区政府已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列入2019年重点工作,并且随着辖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实施,福田生态文明建设已迈上新台阶。

持之以恒,擦亮福田生态底色

福田区始终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突出强调“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努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让福田人享受最好的生态福利。

记者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获悉,近年来福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有效提升,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全区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100%无害化处理。同时,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水质不断改善,2018年,国考断面深圳河河口断面年底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福田河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Ⅳ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梅林水库水质更是连续11年100%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

从2017年开始,福田区就全面实施“河长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河(湖)长制体系,推进河流(湖泊)的综合治理和日常管理,实现了辖区10条河流和55座水库(湖泊)、山塘(小微水体)生态保护和日常管养全覆盖,为全区攻坚治水提质夯实基础。此外,自开展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以来,累计消除辖区黑臭水体13.2公里,基本实现辖区河流不黑不臭。

与此同时,福田区扎实推进“正本清源”工程改造,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截至目前,已累计创建“正本清源”达标小区2114个。

据介绍,福田区拥有林地面积近3万亩,绿化覆盖率约46%。为打造安全土壤环境,实现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在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耕地、园地等土壤调查评估任务的同时,福田区超前谋划,率先开展公园草地土壤环境质量筛查,共布设公园草地监测点位13个,涵盖辖区所有面积较大或人流量较大的公园。通过监测理化、重金属、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等44项指标,参考相关技术要求,划定全区主要公园草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调查结果显示,13个监测点位的所有评价指标均未超标,全区各大公园草地土壤质量良好。

创新机制,领跑生态制度创建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的保障。福田区利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创建生态制度体系。

早在2011年,福田区便成立了辖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委员会”,由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区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直属各有关单位、各街道办主要负责人为委员会成员,实行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全面推进福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同时,福田区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重点监察范畴,执行月度督办和季度督办机制。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福田区实行辖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对创建行动计划中各项任务的组织与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中,并且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制,追究相关责任。

同时,为加快培育政府绿色发展政绩观,福田区探索构建全国首个中心城区生态文明核算体系。通过实现对全社会不同层面的生态文明价值核算,进一步量化分析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形成《中心城区生态文明核算体系(ECACC)》研究报告,构建ECACC核算体系软件V1.0,有利于决策者及时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策略。福田区探索研究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形成《中心城区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作用。

此外,福田区高度重视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历经两年时间,已顺利编制并颁布了《深圳市福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文本(2017-2020)》,连续7年印发福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年度行动计划以及每年度创建工作总结,稳步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

打破传统,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福田区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打破“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旧观念,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目前,在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福田区生产总值达4018.3亿元,税收总额达1688.7亿元。

2017年,福田区发布了《深圳市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部完整详尽的整体产业体系设计。

该《规划》结合福田区发展基础和形势,着力破解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以“金融+科技+文化”为方向,以“曼哈顿+硅谷”为对标,以“CBD+高新区”为载体,奋力打造“引领华南、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和国际创新金融中心、全球智能终端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并首度提出打造世界级湾区高端产业引领区的战略定位,探索超大型城市核心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同年3月,福田区还出台了《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快速健康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内首个由地方政府发布的金融科技专项政策。其从确立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业态、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建立金融科技风险防控体系及保障措施六大方面加速推进金融科技发展。

在该政策的引导下,第一个反映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股票指数——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数在2017年正式上市,意味着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数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树立了金融科技产业标杆,为投资者分享金融科技产业成长红利提供新渠道。

全民参与,推广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福田区注重构建长效宣传机制,丰富参与方式,推动全区人人行动。

从2011年起,福田区连续8年开展低碳竞赛,累计制作九期《低碳一家子》动漫,并且利用运营“生态福田”微信公众号、投放宣传片、开展绿韵悠扬环保脱口秀比赛等特色宣传活动持续宣传生态文明,提升公众认知度。同时,发动专家及群众力量,组成香蜜公园理事会,开启“公园造福市民,市民服务公园”新模式。

与此同时,发挥深圳“志愿者之城”的优势,组建首支市民“护绿创森”公益志愿队;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生态环保专家和居民代表(占评审团50%)组成的福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报告评审团,每年对福田区生态文明建设22个责任单位工作实绩报告进行民主评审,不仅发挥了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还提高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履职能动性。

此外,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宣传活动,针对中小学生编制了《福田区环境教育读本》,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和“绿色学校”,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截至目前,全区共在6所学校成立了环保社团,累计开展环保课堂18次。

2019年是福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冲刺之年。4月,区领导主持召开了示范区创建研究部署动员会,全区上下形成合力,责任单位各司其职,以“着力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全面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战略目标,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力争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福田力量”。

推荐阅读:

青海: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

让生态政策落地生根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甘肃

河南:坚决立行立改 护好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