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是十年前的事了,与全国林业信息化全面加快推进保持同步。这十年,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林业信息化突飞猛进、天翻地覆,“智慧卧龙”全面建成,成为推动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抓手。回忆起参与建设时的酸与甜,苦与乐,感动和喜悦总是盈润于心间,久久不曾弥散。
(一)福兮祸所伏,大地震后的浴火重生
卧龙信息化建设始于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让在海内外享有 “熊猫故乡”“广谱自然基因库”盛誉的卧龙保护区遭受重创,大熊猫圈舍损毁严重,有6只大熊猫失踪。保护区交通、通信、电力全部中断,给救灾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当时国家林业局祝列克副局长和时任国家林业局救灾办主任的李世东到卧龙指导救灾和重建工作时,提出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对我们启发很大。为了重建一个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保护科研技术更加先进的“熊猫家园”,在灾后重建中,保护区管理局将建设“数字卧龙”作为重点项目。
2009年年初,《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发布,国家林业局信息办正式成立,为“数字卧龙”建设指引了方向,提供了指导。我有幸承担了“数字卧龙”系统建设。从需求调研到可研立项,从勘察设计到工程实施,受次生灾害和多种因素影响,到2014年年底,总投资7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数字卧龙”系统平台终于测试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响应国家林业局建设智慧林业的号召,“数字卧龙”系统成功升级为“智慧卧龙”综合平台。从“数字卧龙”到“智慧卧龙”,毋庸置疑,这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困难的卧龙建起了一条与世界互联互通的信息化技术高速公路。
(二)砥砺前行,一路有你
卧龙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艰难的。这种艰难既有客观因素,还有主观观念。客观上,“数字卧龙”系统建设内容涉及八大环境,施工范围连绵300多公里,其中,80%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在沟壑丛生、条件艰苦的野外。卧龙地处高山峡谷地带,特殊的高海拔气候,无路可寻的原始森林,陡峭入云霄的崖壁,冰冷刺骨、湍急的河流,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都是制约这种点多面广建设内容顺利完成的关键。建设过程中,项目组人员上高山、趟河流,用脚丈量了好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硬是在海拔2500至30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原始森林中建起了多个语音基站、监控摄像头和WIFI,在地形复杂、树根纵横的泥土里铺设了联通所有硬件设备的光纤和电缆。除了饿了只能啃干粮,渴了只能喝融化的雪水,过河需要架木桥,上山只能搭天梯等困难以外,野外出没的扭角羚等野生动物,一不小心就附在皮肤上喝血的蚂蟥、草虱,随时可能发生的泥石流、飞石、滑坡等危险无一不威胁着人员安全,影响着工程进度。另一个客观因素,则是无章可循。那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困境,现在想来仍记忆犹新。卧龙信息化基础为零,无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项目组里具备信息化专业技能的人仅占20%,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把握物联网、“互联网+”理念,硬着头皮上一度成为当时的原生动力。而主观方面,很多人认为所谓信息化建设即是智能化、自动化建设,只要把设备买回来,联通测试就行,若干年之后,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即可,不需要考虑环境、系统关联、数据规范、网络安全等因素,这无形中给我和项目组都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卧龙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推广是缓慢的。虽然几经艰难,磨炼了不少心性,也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达到预期中的那种美好,但总算迎来了工程竣工的那一天。当以深山里海拔2600多米的摄像头为代表的36路摄像头点亮监控大厅的大屏,当从来没有通信网络的邓生保护站用上了电话和互联网,当野外巡护脱离了纸和笔,当IP组网的对讲机隔离了通讯盲区,当各软件系统改变了办公的效率,当初步验收会议上掌声响起来,卧龙长期以来信息不畅,信息技术落后的壁垒终于被打破了!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我和项目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急于想把成功的喜悦和信息系统的便捷智能传递给每一个人,应用到卧龙的每一项发展上。但我们忽略了信息化的普及是需要时间的。很多人、特别是习惯了传统工作模式的人并不愿意利用“数字卧龙”系统的成果来开展工作。为了解决问题,打消顾虑,我们一方面在改善使用界面、提高设备性能等上下工夫,另一方面划分使用者群体进行耐心宣讲和培训,让使用者体验到了信息系统带来的便利高效。
每每在我们困难、迷茫的时刻,国家林业局信息办和四川省林业厅信息中心,总是为我们加油鼓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我们继续前行。局信息办多次派员前来指导调研,多次召集我们参加全国会议和技术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2015年,卧龙被选为首批“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在同年11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智慧卧龙”被选为先进典型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既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2017年12月,国家林业局信息办主任李世东一行到卧龙调研信息化工作,充分肯定了“智慧卧龙”的建设成效,并提出智能识别、平台大统一、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方面的指导性意见。2017年,卧龙的信息化建设获得中国智慧林业最佳实践50强殊荣。
(三)智慧卧龙,魅力无限
卧龙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是明显的。卧龙保护区面积20万公顷,地域广阔,保护站点分散,一度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数字卧龙”系统平台标志着卧龙实现了信息化。2015年,基于“数字卧龙”系统平台的传输通道,卧龙与央视网合作,以直播的方式,首度将圈养大熊猫和位于深山中的大熊猫栖息地一起向全球网友推出,收获了几亿粉丝。同时,凭借与防火、防洪、智慧旅游、移动办公等信息化平台的进一步融合,2016年,崭新的“智慧卧龙”平台应运而生,卧龙的信息化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除了保护区职工可以利用“智慧卧龙”平台推进工作外,全球的粉丝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直观、便捷地了解到卧龙包括野生大熊猫、水鹿、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到卧龙参观考察借鉴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单位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同行越来越多,卧龙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正在被应用和推广。
最令人欣喜的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惠及到了在卧龙境内生活的5000多名藏羌农民,通过“智慧卧龙”中的“智慧生态旅游”平台,人们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了增收,有效减缓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为卧龙大熊猫保护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始终保持着特殊的情怀。这种情怀建立在亲眼见证了信息化系统对于推进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强大技术支撑上,建立在和一群不怕流血流汗的人共同建起一个先进主流的系统并目睹它逐渐成长壮大上,建立在信息化对于推进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无限魅力上。
今天,在国家林草局信息办带领下,全国林业信息化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发展机制,为统筹加快草原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我相信,在未来的又一个十年,自然保护区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将迎来更加阳光明媚的春天!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