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后遗症”的“生态疗法”

2019年07月22日 11:12华声在线

常德鼎城区石板滩镇废弃的印山矿区,矿坑积水很深。“最深处有六七十米。”石板滩镇镇长梅小清告诉记者,这样的巨型废弃矿坑,石板滩镇有6个。

石板滩的石煤开采,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至2016年3月,该区域的4家石煤矿全部关闭。但多年无序开采石煤,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暗红色酸性废水横流。 

2019年初,国家长江办将这一问题列入《湖南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突出问题清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当地迅速采取措施推进治理整改。 

常德市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和湖南省地勘局403队,对石板滩镇石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拿出生态环境修复实施方案,制定生态修复8项措施。 

7月19日,记者来到印山矿区看到,污水处理站已投入试运行,每天污水处理量约5000立方米,达到地表3类水标准后再向外排放。 

梅小清介绍,矿山停止生产作业后,矿坑逐步积水,形成PH值以及铁、锰等严重超标的重酸性污水。为防止污水外溢,已将6个矿坑与2个受污染山塘水库进行填筑、围封,“锁”住污水,集中处理;同时开挖截水撇流沟,减少地表水再进入坑池,避免新增污水。 

据测算,目前6个遗留矿坑的污水总量约347万立方米,相当于1300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 

“附近还要建造一座相同规模的污水处理站,加快废水处理速度。”梅小清介绍,处理完污水后,再对矿坑进行回填,实施生态复绿。 

污水变清水,渣山披绿装。在天鹅山、西山寺2座石煤矿渣堆场,经过石灰中和、黄土覆盖,铺上了草皮,栽种了树木。 

按照整改要求,到2020年12月底,石板滩镇石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将全部完成治理。“采矿后遗症”所带来的伤痕,终将被“生态疗法”一一抚平。 

推荐阅读:

三北工程:以生态为“媒”促脱贫显效

福建:坚决禁止生态环保“一刀切”

青海首个外国政府贷款大型生态项目完成建设

环境保护效果持续显现 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