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京张高铁年底开通,呼和浩特市3小时进京,乌兰察布市进京缩短至70分钟”的消息被人们刷屏热传。京张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乌兰察布市继进入大数据时代又迎来了高铁时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补短,搭上京张高铁的快车,实现后发赶超,也成了乌兰察布市各级干部热议的话题。
45项调研专题直面问题摸清脉络破解症结
直面问题差距,破解发展症结,是乌兰察布市大学习大讨论的主要内容。在自治区党委“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动员部署会后,乌兰察布市立即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按照自治区党委“大学习大讨论”确定的7个方面任务,细化为45项调研专题,市级领导按照分工职责,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开展调研,查摆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摸清发展脉络,在深度思考的前提下提出务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参考。目前,市四大班子领导已开展调研56次,45项调研专题都形成了报告。
“打造全区开发开放新高地,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新时代赋予乌兰察布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如何快速推进?”这是市委书记杜学军调研课题。经过调研,他认为,乌兰察布虽然开发开放工作实现了破题,但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软件配套,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对外开放程度,都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就此,他提出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陆港经济、铁路港经济、空港经济和大力培育市场开放主体5条对策。
通过这场从上到下的学习调研,全市干部认识到:近年来,尽管乌兰察布市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经济总量小,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要想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沉淀区”,只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把优越的区位交通、凉爽的气候、低电价等非资源性优势,变成了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实现跨越赶超。
“治退保建”齐发力 让绿水长流青山常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乌兰察布人对此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并为此进行持久不懈的奋斗。
过去,由于不断垦草毁林种粮,致使生态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沙化,“种一坡,拉一车,收一笸箩,煮一锅”成为当时乌兰察布的真实写照。乌兰察布也成为自治区最为贫困的地区,11个旗县市有9个国家和自治区级的贫困旗县。因此,该市也被戏称为“地下无宝、地上无草”的穷地方,一度外流人口高达70万人。
1994年春,乌兰察布果断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牧即“进退还”战略,由此开始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十八大以来,该市将生态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以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区为目标,掀起了新一轮生态建设热潮。通过多年的生态建设,该市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达到1911万亩和12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3.46%,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状况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由过去的“沙进人退”转变为现如今的“绿进沙退”,该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经过学习调研,乌兰察布市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清醒、深刻地认识到:乌兰察布生态环境虽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还存在着森林总量偏小、生态产业化程度低等诸多不足,生态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更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守住绿色底线,从“治退保建”上补齐生态建设短板,让绿水长流青山常在。
治,就是坚持不懈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聚焦聚力。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草原生态、矿山整治、固废处理等突出问题集中攻坚,推动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退,就是持续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上聚焦聚力。立足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实施退水、退耕、退牧及退出无序开发“四退”战略,对耗水较高的喷灌方式和传统大水漫灌方式进行彻底改造,用3年时间完成90万亩耕地改造。
保,着力在生态保护修复上聚焦聚力。坚持保护和修复并重,持续在湖泊、草原、森林保护治理上加压加力,把1.52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19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好。
建,致力在国土绿化上聚焦聚力。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继续大力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工程,今年确保完成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及退化林修复40万亩、森林抚育34万亩,高标准绿化100个村屯,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特别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打造经济林全产业链,实现大地增绿、群众增收“双赢”目标。
经过治理保护,在区市县三级政府全力实施“两节两补两恢复”六大工程和合力打响岱海湖保卫战后,备受人们关注的岱海湖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控制,水量及地下水位有所升高,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流域内林草覆盖率大幅提升,形成55平方公里湿地、45平方公里草原的壮美景观。
环境好了,来投资的多了。“过去,我们出去招商找企业,人家都不知道乌兰察布到底是什么地方?现在,环境好,全国各地的企业主动找上门来找我们谈合作、谈投资。”乌兰察布市区域合作局局长弓箭说。
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创新发展之路
乌兰察布市重新审视市情,响亮提出“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优越的区位交通、绿色资源和后发优势,做大做强绿色农畜产品、清洁能源、环保新材料、大数据、大物流、大旅游产业,打造全区开放开发新高地,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创新、非资源依赖型的发展路子。
“推动转方式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市长费东斌的调研课题。他认为,乌兰察布市虽然在转方式调结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短板,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硬杠杠”,激活创新驱动“新引擎”,打好产业转型组合拳,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
为此,该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高端高新产业,大力引进产业链延伸升级项目,支持和促进民间投资,今年全年拟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79项,总投资2445亿元,新建项目128项,当年计划投资547.8亿元。
这几天,位于集宁区的大数据园区塔吊林立,总投资243亿元的7个新续建项目建设正酣;华为二期正在安装设备、苹果数据中心8月份主体完工;阿里巴巴3个数据分中心也在加紧施工,明年初可投入运营,全市在建服务器将达到100万台;鸿联九五、博岳9家服务外包企业签约坐席1万席,将带动2.5万人就业,优易数据清洗加工项目8月份投运。大数据为主的信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近10倍。
6月20日,我国大数据业界又一盛会——2019大数据创新应用与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大会在乌兰察布市开幕,标志着该市“南贵北乌”“草原云谷”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
为了让企业安心发展,乌兰察布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集宁区副区长薜峰青说:“园区电水路全部配套,只要企业一签协议,我们就全程代办,从6月份起我们开设了集中审批周,设立代办中心,还临时为企业员工免费提供1700套公寓,配套开通公交车。 ”
从河南引进的乌兰察布市旭峰新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运毅说:“这几年市旗两级政府对我们支持力度不小,我们提出的问题都有答复,投资环境不错。”
与此同时,该市以区位交通优势为条件的大物流产业成绩斐然,出台了促进物流、外经贸快速发展和出口退税周转金管理使用等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公路、铁路、航空互联互通的开放通道和平台。目前,全市新增进出口企业29家,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7.87亿元,同比增长338.5%,增幅居全区第一,向打造内蒙古开发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新起点新征程,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乌兰察布,正迈着转型发展的矫健步伐,沿着打造内蒙古开发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奏响绿色发展后发赶超的宏伟乐章。
记者手记:
在乌兰察布采访,时时处处感受到全市干部群众对绿色发展的期盼,各级党委、政府对高质量发展的急迫,他们直面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立行立改的作风尤为可贵,令人钦佩。
他们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据统计,今年1至5月份,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06项,完成投资31.3亿元,正在洽谈的招商引资项目65项,签约项目39个。京蒙扶贫协作迈出新步伐,成功举办了中国世园会乌兰察布主题活动日,新签约北京产业转移项目16项,总投资122亿元。这一批大项目将为推进该市创新发展进一步创造条件、积蓄势能。
思想的樊篱去除,必将化为绵绵不绝的高质量发展动力,相信乌兰察布会越来越好,在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中一定会实现后发赶超!
推荐阅读: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