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国家公园论坛召开之际,副省长田锦尘就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接受了本网记者采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又容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近年来,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立省之要,扎扎实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田锦尘:青海是三江源头、“中华水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立省之要,把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完善。制定实施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等,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编制实施《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全省国土面积的90%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逐步健全了相配套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配套政策体系。
二是生态保护网络越织越牢。全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各类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了三江源、祁连山2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了11个自然保护区,以及森林公园、沙漠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等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217处。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形成了生态保护建设的新格局,实现了对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有效保护。
三是生态保育成效显著。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2014年以来,草原植被盖度由50.17%提高到56.8%,产草量从每亩159公斤提高到195公斤。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5.23%提高到7.26%,森林蓄积量由2010年的4589万立方米提高到5010万立方米。湿地面积明显增加,三江源区湿地面积由3.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青海湖面积较2004年扩大319.38平方公里。全省湿地面积达到1.22亿亩,位居全国第一。退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15.3万亩,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1万亩,重点沙区实现了“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逆转。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年增加,雪豹数量超过1200只,藏羚羊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3万只恢复到现在的7万多只,普氏原羚从300多只恢复到2000多只,青海湖鸟类种数由上世纪90年代的189种增加到223种。青海成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完整的生物基因库、最大的高原种质库。
四是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4.6%、较年度目标高6.6个百分点,西宁、海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4%、较年度目标高5.4个百分点。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比例达到94.7%。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记者:青海作为我国首个承担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省份,使命重大。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有什么重大意义?
田锦尘:在青海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是我们统筹考虑青海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的良好基础,各类自然保护地占全省国土面积35%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新时代青海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需求,慎重作出的重要决定、重大战略,在青海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面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三期叠加”的关口,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切实担负起保护“中华水塔”、当好地球卫士的重大责任,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为基础,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加快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努力走在前端、打造高端,向世人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独特魅力。
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是落实“三个最大”要求的实现路径。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最大”重要指示的认识,深入探寻生态价值、生态责任和生态潜力的内在逻辑,将最具有生态重要性、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的核心资源纳入国家公园,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管理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良好生态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优势,不断实现生态价值的保值升值,在重塑生态价值、履行生态责任、挖掘生态潜力的具体行动中,努力交出一份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新作为的时代答卷。
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是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矢志不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抓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这个关键之举,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着力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在高原大地上描绘一幅山脉、水脉、人脉交相辉映、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
我们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主要目标是,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整合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立自然保护地资金保障机制、自然保护地科学有效管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5个方面为全国提供“青海方案”。
我们相信,通过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生态文明理念将进一步深度融入青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青海的绿色发展方式一定会不断升级、日趋完善,青海的绿色发展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敞亮,我们一定能守好“中华水塔”,当好地球卫士,进一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记者:8月19日至20日,首届国家公园论坛将在西宁举办,举办这次国家公园论坛有什么重要意义?
田锦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大国担当,有效借鉴全球生态保护研究和管理经验,推进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自然保护地领域国际交流平台,促进生态环境全球治理,进一步深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动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定于2019年8月19日至20日,在西宁市举办首届国家公园论坛。
本次论坛是中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高规格国际交流研讨会议,是分享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经验的世界盛会,更是展现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体现责任担当、促进绿色发展、推动“一优两高”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论坛旨在全面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之路,形成“论坛研讨交流助力示范省建设、示范省建设实践支撑论坛发展”的良性循环。
记者: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落地青海,到目前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具有示范作用,具备了先行优势,走在了全国前列。我省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田锦尘:一是生态环境得以好转。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扎实推进三江源二期、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保护治理项目,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日益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得以建立。推行“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园区内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很好的保留了原住居民,传承了民族文化,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得以创新。突破条块分割、管理分散的传统模式,组建了省州县乡村5级国家公园管理实体,对3个园区所涉4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整合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和执法,破解“九龙治水”藩篱,有效解决了监管执法碎片化的问题。四是资金保障长效机制得以建立。整合三江源二期、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等建设资金,统筹用于生态保护和支撑服务项目建设。自2016年6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至今,累计投入资金30.7亿元,形成项目支撑和资金保障合力。五是共建共享建园理念得以实现。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引导全社会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举办首届国家公园论坛等活动,有效宣传和激发了全民参与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性。
记者: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挂牌,青海着力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稳步推进,有效夯实试点基础,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省在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做了哪些工作?
田锦尘: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以来,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建立、祁连山生态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
一是建立科学的管理规划体系。扎实开展国家公园本底资源和数据信息调查工作,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科学规划布局,编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二是制定系统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并完善省级以下管理机构。拟定《祁连山国家公园条例》,为国家公园依法保护管理、推动法制化建设打下了基础。严格执行《青海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紧密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全省“一张图”。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着力为国家公园试点提供支撑。
三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通过开展“绿盾”“利剑”“飓风”等专项行动,严格督促落实祁连山生态保护整治工作,对辖区内涉及的探采矿权进行严格核查。以探矿、采矿、水电开发项目为重点,结合中央环保督察、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要求,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切实强化开发建设管控和违法违规项目查处。
四是全力打造“三个高地”。通过开展“村两委+”,综合执法、自然教育、科研监测和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着力打造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生态文化、生态科研“三个高地”。
回溯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点变化、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离不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引。今后,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地位、体现地方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继续谱写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篇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各族人民群众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大美青海形象的发力点。
推荐阅读:
(来源: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