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2019年08月28日 09:27人民论坛

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受到高度重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趋势向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在水资源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物种保护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在政治战略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为此,首先,我们要实现生态惠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面对人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全力打造百姓宜居环境,使人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生活得顺心,不断满足人民对于优良生态环境的更高需求,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人民。其次,我们要实现生态利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过程中不能以损害人民利益为代价,要寻找绿色经济增长点,多为人民提供价格实惠、质量高的生态产品,以生态产品带动经济发展。国家要下大力度支持生态脱贫和生态扶贫,使人民不仅能摆脱贫困还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后,我们要实现生态为民。制定法律、法规要以人民利益为基础,从人民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在经济战略上,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探索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短期来看,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互相制约的,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大资源的投入,资源投入得越多,经济发展得越快;而环境保护就意味着控制资源的投入,这必然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加大经济发展的成本,因此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我们应着眼于长远利益,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摒弃资源耗费大、环境污染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其次,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矛盾时,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原则,关闭资源耗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改善经济结构中不合理的部分,走绿色发展之路。最后,我们要从资源的有限性角度出发,提倡绿色消费,倡导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费,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人们进行合理消费,杜绝过度消费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文化战略上,加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加快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

人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第一,我们要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要坚决清除“先污染后治理”等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的不可逆性,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尊敬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第二,我们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加强全民的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指导,引导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自觉遵守自然规律,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教育部门要在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和教材中加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使生态道德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最终内化成学生的个人修养。我们也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生态道德教育,定期在工业企业进行生态道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企业的工作和文化之中。第三,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生态道德意识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为全民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科技战略上,转变传统的技术利用方式,建立崭新科技价值观

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科技的进步也会给人类及其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建立全新的科技价值观。新时代,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要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超越传统科技观和后现代主义科技观,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建立全新的科技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首先,把科学技术从“控制自然”的主导力量中解放出来,科技是人类肢体的延展,我们应该致力于改造自然而不是控制自然。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之上建立科技价值观,转变技术的利用方式,利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的利用率,改造提升工农业产业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其次,在污染防治领域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发明或引进高科技的污染防治技术的力度,提高对已有污染的治理程度,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从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和防治,尽快改善污染现状,最终达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

在外交战略上,坚决抵制生态殖民主义,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坚决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充分发挥大国作用,推动全球生态治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第一,生态殖民主义会通过投资建厂、垃圾倾倒、污染行业转移等各种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掠夺和环境破坏,因此,我们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把好环境保护关,禁止生态殖民主义以各种形式对我国造成不良影响。第二,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全球的角度着手,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承担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履行大国义务,彰显大国风范,为世界各国作出表率。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建设全球生态文明过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第三,我们在加强本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全球生态治理活动中。在公平的前提下,促进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的环境治理合作,使国际上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和新型能源技术交流共享,使各国的先进环境治理经验相互借鉴,让全世界人民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而努力。

推荐阅读:

京津风沙源地20年生态逆袭

“生态高地”青海牵手多方力量守护“中华水塔”

邢台园博园,生态优先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隐形堡垒

(来源: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