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创新生物多样性融资机制

2019年09月11日 09:58中国林业新闻网

来自瑞典、德国、巴西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创建了一种支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金融机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他们为政府间生物多样性筹融资机制制定了3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如果向国家提供保护区的资金会发生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他们模拟了资金流向、这些资金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激励效果以及这些激励措施将如何与国际保护目标保持一致。

2020年的全球保护目标,被称为爱知目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标志,然而却缺乏有效的执行。生物多样性仍在以与上一次行星大灭绝相“媲美”的速度减少。要实现爱知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人类的福祉依靠生态系统中丰富多样的生命体系来支撑。然而,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丧失,生态系统的复原力也在不断减弱。在国际一级,有政治目标,但执行保护政策是每个国家的任务。”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瑞典隆德大学的尼尔德说,“目前,尚无全球性的金融机制可以帮助各国实现他们的生物多样性目标。”

自1990年以来,巴西成功实施了生态财政转移制度,以补偿市镇在地方一级托管保护区。根据以前的调查结果,这种机制有助于创建更多的保护区。因此,该国际研究小组着手将这个想法扩大到全球水平。在全球水平上,不是由城市,而是由国家负责指定保护区。该研究小组开发并比较了3种不同的设计选项:

一是以生态为中心的模式:只有每个国家的保护区范围才算在内,保护区越大保护效果越好;二是社会-生态模式:保护区和人类发展指数均属于考虑的内容,在前一个模式中增加了人类发展;三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模型:人口密度也被考虑在内,因为人们在当地可从保护区受益。社会-生态模式被证明是最有效的设计模式。该模式提供了最高的边际激励效应,即能够有最多的额外资金用于保护一个国家更大的区域。

我们在开发社会-生态模式的同时,考虑到了公平因素,相信发展中国家可能更容易被有利于他们的设计所说服,但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一特定设计与全球政策目标的一致性是如此之好。” 有关专家说,“在最缺乏保护资源的地方,这将最有力地激励额外的保护行动。”由于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各种选择,而不是为政策制定者开处方,研究并没有详细说明应该由谁来付费、需要多少基金最合适。相反,它提供了一个探索性的选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一种金融机制,类似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气候基金。




推荐阅读:

哈佛大学专家在滇做生物多样性主题学术交流

国家公园建设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积聚力量

新华时评: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部:我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物多样性下降总趋势尚未有效遏制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