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打造全国乡村旅游 及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标杆

2019年09月12日 11:13上饶时报

      婺源:打造全国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标杆

  婺源,一颗镶嵌在赣皖浙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乡村旅游起步于1993年,经历了起步阶段(1993年-2000年)、成长阶段(2001年-2006年)、发展壮大阶段(2007年——2011年)和转型升级阶段(2012年至今)。目前,婺源全域2967平方公里获评全国唯一一个以整县命名的国家3A级景区,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3个,是全国拥有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游客接待人次连续12年位居江西省之首。先后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旅游强县、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等30多张“国字号”金牌名片。

 “咬定青山不放松”,乡村旅游“既精准、又坚定”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婺源坚持经济工作都围绕乡村旅游来抓、环境打造都围绕乡村旅游来创、农业发展都围绕乡村旅游来开发、工业生产都围绕旅游产品来生产、项目开发都围绕乡村旅游来建设等,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自2000年起全县旅游人次以年均32.7%的幅度迅猛增长,创造了乡村旅游“婺源奇迹”。


 坚持“一张品牌”打响到底。1987年春,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来到婺源,拍摄了很多油菜花题材的作品,命名《天上人间》,荣获国际摄影大赛金奖。陈复礼先生的一幅照片、一句“中国最美的乡村”赞词,让婺源声誉鹊起,历久不衰。20多年来,婺源坚持“一张品牌打天下”,一个声音喊到底,将全县所有景区都统筹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这一整体品牌下,一体营销、合作推介,有效增强了品牌影响力,创造了不可替代的知名度、美誉度、向往度,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


 坚持“一个环境”保护到底。自古以来,婺源百姓养成了尊重自然、敬畏山水的生态自觉,“杀猪封山”“生子植树”等村规民约深入人心,留下了“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人居佳境。发展乡村旅游,除了“天生丽质”,还需“后天保护”。婺源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文化生态大公园进行精心保护,村庄规划做到“三个结合、一个统一”:即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与全县徽派建筑风格相统一。并利用全省城乡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试点契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融合,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青山绿水和粉墙黛瓦交相辉映”的美丽环境。同时,创新开展“五城同创”建设“最美县城”工作,让最美环境与文明市民、文明新风相得益彰,展现时代风采。


 坚持“一种产业”发展到底。婺源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一产业、核心产业”精心培育,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产围绕旅游提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涌现了婺源皇菊、有机茶叶、铁皮石斛、高山油茶、中草药材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变“种农田”为“种风景”。二产依托旅游转型,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园区建成面积拓展至5.7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40余家,安置就业1.3万余人,变“工业园区”为“生态公园”。三产紧跟旅游拓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变“全域旅游”为“全面小康”。目前,婺源三产比例优化为9.0:31.9:59.1,走出了文化生态高水平保护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的“婺源之路”。


“百花齐放春满园”,乡村旅游“既争奇、又斗艳”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为突破婺源油菜花旅游瓶颈,婺源实施“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战略,贯彻“大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和民宿、体育、养生等产业高度融合,打造“四季不落幕”的“美丽乡村、梦里老家”。


“旅游+民宿”,自然人文两相宜。婺源找准风光秀美、徽韵浓厚的特点,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挡升级,发展民宿产业,打造中国乡村民宿“婺源样板”。制定婺源民宿标准,出台扶持政策,县财政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民宿产业发展。按照“高端民宿精品化、中端民宿多元化、低端民宿规范化”的原则,避免“单一流俗、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发展。如今,婺源将军府、明训堂、晓起揽月等100余家精品民宿和500多家以农家乐形态为主的大众民宿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撑起了旅游经济新亮点。在去年的全国民宿现场推进会上,婺源作了典型发言。


  “旅游+体育”,动静结合人称奇。优美的风光、良好的环境,让婺源成为旅游者享受健康快乐、健身者乐享美丽风光的“天然运动场”。婺源积极承办国际马拉松赛、全国地掷球赛、全国登山比赛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获评全省首个“全民健身示范县”。2018年,婺源举办第三届“婺马”等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40余项,吸引参赛选手20万人,间接带动旅游超过100万人次,间接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过7亿元。婺源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如今,婺源自然山水、交通、民宿、饮食、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在体育的串联下,营造出了集时尚健身、旅游体验于一体的产业链,体育成了全县一张亮丽的名片。


“旅游+养生”,绿色健康甘如怡。婺源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区,盛产天然中草药300多种;婺源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医药史上著名学派“新安医学”发源地之一。去年3月,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近年来,婺源积极发展健康养生、健康体育、医疗旅游等健康大产业,打造了天禧温泉度假、五龙源峡谷漂流、石门山户外拓展等休闲养生、康体运动项目,成为“天然健身会所”,并谋划发展茗坦温泉整体开发、瑶湾生态养生度假庄园、翼天文化旅游城康体疗养、婺源养老公寓等“旅游+养生”项目,打造世人向往的“养老天堂”。


“直挂云帆济沧海”,乡村旅游“既富民、又强县”


“旅游业每创造1元收入,可间接创造7元社会财富;旅游业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人就业。旅游业可以带动建筑、通信、住宿、娱乐、餐饮等30多个行业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婺源乡村旅游成了乡村振兴的“发动机”。


 旅游富民向更大范围拓展。婺源引导广大百姓抢抓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资源分红、景区务工、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岗位,拓宽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婺源直接从事旅游人员突破8万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间接受益者突破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近70%。全县3300多户农家乐年均经营净收入近20万元。2018年,婺源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914元、12977元,同比增长9.3%、10%。


脱贫攻坚向更深层次推进。婺源以旅游产业为抓手,全力实施精准扶贫工程,通过对贫困村庄的保护性开发,打造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外部旅游消费市场,进而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篁岭村通过“整体搬迁、精准返迁、产业融动”三部曲,仅用3年时间就让村庄从濒临消亡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提至3万元,有的家庭年收入近30万元。2018年,婺源实现10个贫困村“摘帽”和1943名贫困人口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4.65%下降为1.29%。

集体经济向更宽领域发展。婺源依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开发,以旅游分成或收取旅游资源使用费壮大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多的村庄既有美丽村容村貌的“面子”,又有为民办事、带民致富的“里子”。如,李坑村民旅游资源费年分红2340元/人,村集体经济收入58万元/年。如今,婺源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村过5万”,村均年收入35.54万元。


旅游不仅富民,也强县。2018年,在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婺源有8项经济指标增速排位进入上饶市第一方阵,5项指标增速排位取得近10年来的最好成绩。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6.4亿元,增长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实现15.96亿元,增长10%,完成年初预算的102.8%等,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速度更快、质量更优、支撑更牢的良好局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婺源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打造全国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标杆,推动新时代“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更上新台阶。


推荐阅读:

文旅部: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意识

乡村旅游:只有生态美才能游客乐

山西绛县:白家涧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

天津蓟州区探索乡村旅游转型新路

(来源:上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