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压沙造林史”:从寸草不生到荒漠绿意浓

2019年09月02日 09:55中国新闻网

8月29日,甘肃省武威市委书记柳鹏在兰州介绍该地“压沙造林史”时说,武威实施绿地倍增行动,不懈压沙造林,人工造林已面积达478.3万亩,封山沙育林草248.6万亩,荒漠化程度由重度向中度和轻度减缓,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当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武威专场新闻发布会。

武威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河西走廊东段,河流来水少,降水量稀缺,蒸发量大,是全国生态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为严重,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地区之一。

70年来,武威市官方动员和组织民众,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持之以恒开展生态治理。

“武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优化‘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布局。”柳鹏表示,目前,武威拥有31个国有林场;祁连山、连城和连古城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247.7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5.2%。

据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武威荒漠化土地3262.8万亩,沙漠化土地2289.01万亩,较2009年分别减少31.7万亩、9万亩,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减缓,呈现出面积减少、程度降低的“双减双降”态势。

当日发布会还透露,武威采取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封山沙育林草、封禁保护等措施,抓好重点区域防沙治沙,建成了一批大规模造林封育示范区,创造出防风治沙的“宋和样板”“民勤模式”“母亲抱娃娃”等治沙造林模式。

“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治沙愚公’同心同向,让沙漠披上了绿色,阻隔了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合拢。”柳鹏举例说,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石羊河林业总场,完成治沙造林70万亩,封沙育林草27万亩,在民勤风沙前沿构筑了一条长108公里,宽4公里左右的生态安全屏障;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及其后代们发扬愚公精神,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封育37.6万亩,阻挡着风沙侵蚀的步伐,谱写了一曲“治沙壮歌”。

如今,在武威,祁连山林秀丽葱茏,荒漠沙坡绿意浓浓,城市园林美丽舒适,乡村环境干净整洁,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推荐阅读:

宁夏治沙样本:让沙漠倒退20多公里,为世界贡献中国经验

甘肃:防沙治沙绿色逐渐成为金昌市发展的底色

全民治沙,内蒙古的底色由黄渐绿

青藏高原治沙造林人:一代坚守造福千万后代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