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绿”扮靓“阿拉善蓝”

2019年09月06日 10:39中国林业新闻网

                                                                                                                                                                           播撒绿色的希望

初秋时节,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居延海畔,一丛丛芦苇随着微风摇曳,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蓝天,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戈壁上。青格勒一家世代居住在额济纳旗东居延海畔的苏泊淖尔苏木,见证了居延海生态变迁的青格勒感慨地说,得益于国家的一系列抢救、保护和恢复举措,如今居延海重现碧波荡漾壮美景象,额济纳迎来了生态转变的历史机遇。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

阿拉善盟作为祖国北疆生态防线的最前沿,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3是沙漠,1/3是戈壁,1/3是荒漠化草原,生态脆弱区占到整个面积的94%,是自治区乃至祖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咽喉和要塞。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阿拉善逐步加快治沙造林步伐,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1500多万亩荒漠变成绿洲,贺兰山60余万亩森林挺起绿色屏障,3旗旗府所在地崛起绿色宜居小镇,农牧民投身沙产业发展治沙又致富……一幕幕生态美景,折射出阿拉善矢志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彰显出阿拉善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信心和决心。

额济纳旗广大驻军官兵 与时代楷模苏和老人共同在 黑城子植树  捌拾宝摄

    人退带动沙退 绿色画卷徐徐展开

  阿拉善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横亘境内,一度趋于“握手会合”。然而恶劣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击碎人们建设绿色家园的梦想。

  1980年阿拉善建盟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盟委、行署把生态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提出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并进一步确立“保护就是最大的建设”“人退带动沙退”的思路,大力实施退牧还林还草政策。

  1999年,贺兰山实施退牧还林移民工程,数千人赶着20多万头只牲畜下山,告别了森林资源破坏的历史,缓解了贺兰山长期存在的林牧矛盾,使森林植被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

  “退牧后仅一年,灌木生长高度平均增长35厘米。”贺兰山管理局科教科长苏云告诉记者,如今的贺兰山,森林面积已增加到60.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1.6%增加到57.3%;植被盖度由50%增加到80%;野生动物岩羊由2万只左右增加到6万只左右,马鹿由2000头左右增加到1万头左右,山间明流由13条增加到23条。贺兰山生态系统的恢复,为阿拉善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

  2000年,国家启动黑河流域水量统一管理调度,给额济纳绿洲和黑河尾闾湖东居延海带来新生。200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黑河管理局采取黑河中下游“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的方式,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再次重现了碧波荡漾的美景。同时,国家又批准建立了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珍贵的胡杨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多年来阿拉善盟大力实施“锁边围城”和“身边增绿”工程,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推进生态建设的步伐。而地广人稀的阿拉善,大面积固沙仅指望人工造林还不够,还得采用飞播的方式。阿拉善林业工作者通过30多年坚持不懈地飞播造林,终于打破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沙区不能飞播的国际定论,阿拉善的飞播工程被联合国治沙代表称为“中国治沙典范”。

阿左旗百万亩梭梭苁蓉产业基地内专家拍摄梭梭长势

肩负生态建设使命 筑牢北方绿色屏障

  保护好生态环境,关乎阿拉善各族群众的福祉,事关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近年来,阿拉善盟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绿色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使“保护好阿拉善2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生态环境,是必须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对国家的最大贡献”成为全盟上下的普遍共识。确立了将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以及将阿拉善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生态沙产业示范基地、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产业定位。目前,该盟所辖3个旗全部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

  结合当地地广人稀的实际,该盟加快推动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按照“三区三线”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建设,着力构筑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从生态脆弱的实际出发,该盟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落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行动,集中力量进行贺兰山、胡杨林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

  从产业结构单一的实际出发,该盟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低端、过剩产能,构建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的生态经济体系,让浩瀚戈壁沙漠成为阿拉善的“金山银山”。

  沙海生态环境改善了,城市生态建设也要跟进。近年来,该盟大力推进“城市双修”,以生态宜居为主线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加强绿化美化、公园建设和湿地恢复,重点实施了6万亩城边贺兰草原和敖包婚庆生态公园、丁香生态园、营盘山城市公园、南田湿地公园4个6000亩生态公园建设,以及九龙园、沙生植物园等5个公园的增绿提质改造工程,营造出“城在森林中、人在花园里、行在绿荫下、乐在芳草间”的美丽环境,重点区域绿化面积达74.65万亩,建成区绿地率达35.5%。

  如今,放眼望去,阿拉善绿带逶迤,天空湛蓝,“大漠绿”与“阿拉善蓝”相互辉映,诉说着这片土地正在续写的生态故事。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阿拉善盟林业生产任务连续6年每年突破百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生产任务,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期的2.96%增加到8.01%。

  从“一枝独秀”到“群芳争艳” 沙产业崛起拓宽农牧民致富路

 “过去家里几代人都是靠放牧为生,一年辛辛苦苦只能落个温饱。现在政策好了,种植梭梭政府还给发补贴,梭梭接种肉苁蓉,收入翻了番,既改善了草原生态,还为牧民们提供了一个收入稳定、长期致富的好产业。”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牧民杨贵兵告诉记者,多年来,邻沙而居的牧民在长期与风沙的抗争中,正转变思维,努力把沙漠生态劣势变为资源优势,由治沙转向用沙,从沙漠获取财富。

金沙苑葡萄种植基地

极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极品生物物种,这些资源是阿拉善盟发展沙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该盟提出“把阿拉善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定位。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依托丰富的沙生植物资源,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肉苁蓉、锁阳、沙地葡萄、文冠果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实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草绿了,人富了。为了鼓励农牧民积极发展沙产业,阿拉善盟出台鼓励农牧民种植梭梭林和发展沙产业优惠政策,确定梭梭种植户给予适当奖励性补贴。并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沙产业片负责制。通过政策扶持,启动了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三个百万亩”林沙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了肉苁蓉、锁阳、黑果枸杞、沙地葡萄等多个沙产业基地。如今,“阿拉善肉苁蓉”“阿拉善锁阳”被原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著名商标,“阿拉善肉苁蓉”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阿拉善盟也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


  为使沙生产业形成规模效益,阿拉善盟以“沙地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为目标,依托肉苁蓉、锁阳等沙生植物资源,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进行沙产品深加工,实施“企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既有效保障了农牧民利益,也提高了沙产业附加值。如今,该盟共完成梭梭基地建设面积546.69万亩,建成10至60万亩规模人工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9处,接种肉苁蓉76.25万亩。封育恢复白刺305万亩,接种锁阳23.95万亩。林沙产业年产值达32.6亿元。禁牧区70%左右牧户从事沙产业生产经营,沙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实现了农牧民转移转产、治沙致富。


  “连续5年每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0万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建成了长350公里、宽3至20公里的锁沙阻沙林带,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建成了长110公里、宽3至15公里的锁沙阻沙林带,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再现碧波荡漾景象。”阿拉善盟盟委书记杨博掷地有声地说,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生态环境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变化。今天的阿拉善,正在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