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气候变化的“缓冲器”

2020年03月25日 10:34学习时报清风

 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气候变化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湿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科学家对湿地定义是: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和过湿的土地,并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生态系统。常见的自然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和盐沼等。

湿地拥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是气候变化的“缓冲器”,在抵御极端天气,缓冲、减少洪涝灾害,缓解干旱,以及吸收、储存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湿地中的沼泽地特别是泥炭地储存了大量的碳,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科学家们发现,湿地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独特生态功能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的物质能量循环,湿地生产力、湿地动植物等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湿地是已知的各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源”与“汇”。植物死亡后一部分被封存在土壤中,另一部分则成为温室气体源的物质基础,转化成二氧化碳、甲烷等回到大气中。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质。因此,湿地的消长会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势与速度。研究显示,尽管湿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8%,但却储存有约525Gt的碳,约占全球陆地碳库的35%。其中,占全球地表面积仅3%的泥炭地,在距今2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消退,森林慢慢生长之后开始形成,其碳库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2倍。

泥炭地大多在寒冷的地区发育形成,如西伯利亚、西北欧、北美五大湖以北到加拿大哈德逊湾、青藏高原等地,低温导致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缓慢而被积累下来,是良好的“储碳库”。红树林则是另一种具有高碳储能力的湿地,其碳储量约4Gt,70%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0度的海岸线上。红树林突出的碳储能力并非体现在绝对储存量上,而在于它的固碳速率是热带森林的50倍。

有关部门开展的调查评估表明,我国泥炭储量达47亿吨,位于四川若尔盖湿地储存的泥炭就高达19亿吨,平均每公顷碳储量约4130吨,若破坏l公顷类似若尔盖这样的湿地,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可达1.5万吨。

尽管湿地如此重要,但在近几十年的人类社会发展中,湿地却成为受破坏最严重的生态系统,地球上的湿地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据《湿地公约》首次发表的《全球湿地展望》报告表明,1970—2015年短短45年间,全球35%的湿地已经消失,从2000年起每年湿地面积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湿地消失速度是森林的3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扭转湿地流失趋势,显得尤为迫切。

《湿地公约》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协同合作,以保护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为目的签署的政府间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70个缔约方,指定了23377块国际重要湿地。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近50%的天然湿地纳入了保护体系。

2018年,《湿地公约》各缔约国认识到湿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商定了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泥炭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措施,以更好地借助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力量,来扭转气候变化。

 

推荐阅读: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同意江苏盐城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等40处国家级自然公园新建和范围调整的通知

东营市全面推行森林湿地长制,2261名森林湿地长“护绿护湿”

吉林敬信湿地迎来北归候鸟群

山西省发布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

(来源:学习时报)